纯洁和高贵。
实际上这就是魏晋名士们所追求的。士族要实现彼此之间身份的认同,以及与其他阶层和族群的区别,除了靠族谱,还得靠外在风度和内在精神。那么什么样的精神和风度能够代表士族呢?高贵和清纯。高贵是为了和卑贱者相区别,清纯是为了与混浊划清界限。两者缺一不可。
易中天说,士族的优越感极强,这种优越感是血缘的,更是文化的,他们更看重的不是贵贱,而是清浊。正直为清,邪恶为浊,高雅为清,鄙俗为浊。所以,魏晋名士酷爱的对象,就或者是清纯的,明亮的,晶莹剔透的。
魏晋名士们看重玉,这是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的选择。而我们这个时代,新的社会精英阶层也会选择清纯与高贵,以区别卑贱与混浊。代表清纯与高贵的玉,将被中国精英阶层重新选择。这是玉雕这个行业所面临的趋势性机会。当然,玉雕还面临另一个更大的趋势性机会,那就是中国在世界的崛起。相信大家对这方面都有感受。
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历史的延续性。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刘禹锡的《陋室铭》。在一个房子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今天很多人都在学,相信绝大多数人对刘禹锡这样的生活也是向往的。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已经过去1000多年了,人们仍然很向往。而中国的崛起,就是中国文化的崛起。只要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又有谁会拒绝玉呢?
至于玉雕可能遇到的挑战,笔者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因为对什么是玉认识不够,在做东西的时候就会缺乏足够的敬畏,不清楚自身发展的目标,更不会有长远的打算。提高文化素质,也是应对当前形式的最根本方法。还有就是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够,其实在传统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普世价值、消费理念、发展方向、发展动力。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会对传统玉雕构成挑战,比如机器雕刻、计算机辅助设计,其他门类对玉雕的竞争等。
来源:中国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