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工带写的创作风格
齐白石兼工带写的草虫画是什么开始转变形成的?我们看辛酉年(1921年)画的《蜜蜂》扇面,画面画了10只形态各异的蜜蜂,所配的花卉既不鲜艳也不突出。中国美术馆藏1924年画《草虫册页》,属于过渡期作品。同年1924年画的《荔枝天牛》(中国美术馆藏),笔墨虽稍显拘谨,但兼工带写的风格已经初具模样。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齐白石的画风开始发生巨变,在吸收了海派吴昌硕的金石画派的画法后,又加以自己个人的变法,色彩更加艳丽夺目。此时他以大写意的花卉配以工笔草虫,工写结合,画风新颖,独树一帜,受到市场的欢迎。
齐白石一生画的草虫品种非常丰富,多达数十种。不仅有蜻蜓、蝴蝶、蝉、蜜蜂、蝈蝈、蚂蚱、螳螂、蟋蟀、天牛、蛾、蝼蛄、蝗虫、灶马、蜘蛛、水蝽,甚至还有蟑螂和苍蝇。蟑螂和蝇这类不洁之虫,以前是很难入画的,但齐白石将它们描绘入画,观者并没有产生污秽感,反而画得生动自然。当然,齐白石也画那些美丽的昆虫,蝴蝶、蜻蜓、蝉和蜜蜂他画得最多,他画《荔枝蜻蜓》《雁来红蝴蝶》《枫叶秋蝉》《藤萝蜜蜂》,令人赏心悦目。蝈蝈、蚂蚱、螳螂、蟋蟀也是他爱画的,他画《葫芦蝈蝈》《凤仙花蚂蚱》《稻穗螳螂》《豆角蟋蟀》,生活气息很浓。
何时停画工笔草虫
齐白石何时开始停画工笔草虫的呢?他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一本《草虫册》中题:“客有求画工致虫者,余目昏隔雾,从今封笔矣。”在另一幅《工虫老少年》中齐白石题句:“寄萍堂上老人强持细笔”,说明这一时期白石老人工笔草虫已不多画了。但我们看随后的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齐白石都有工笔草虫画作问世,甚至新中国成立后,都有个别工笔草虫花卉作品出现,如中国美术馆藏《贝叶工虫》和《秋韵》,只是数量明显减少。这些工笔草虫究竟是他人的代笔呢?还是白石老人自己的真迹?
关于这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工笔草虫花卉画,学术界多数认为是齐白石为了防备老年眼力不济,早年特意提前多画了一些工笔草虫,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拿出来补画了花卉,形成了后来的作品。关于这一点,在齐白石1952年画给女弟子老舍夫人胡絜青的一幅《蜻蜓牵牛花》的题跋中得到了印证,齐白石在画上题:“絜青女弟子喜予旧作,老来添花。九十二岁白石。”此时齐白石已经92岁了,不可能再画精细的工笔蜻蜓了,题跋中特别指明是“絜青女弟子喜予旧作”,可知是白石老人本人的亲笔工虫,并不是他人的代笔。
在眼力不济,工笔草虫少画、不画的同时,齐白石也画了不少写意的草虫,如《莲蓬蜻蜓》、《猫蝶图》等。在1954年画的东北博物馆藏《花卉草虫册》中他专门题到:“此册子如三儿画虫,白石老人补花草并题款识。”这一时期的工笔草虫,齐白石有些已经让三子齐子如代笔,但画中钤盖“子如画虫”印,只能算合作画。坊间传闻,齐白石晚年的工笔草虫有些是齐子如画的,这个推测难以断定。齐子如在齐白石的子女中是最早画出名的,尤擅工笔草虫,他画的蜻蜓、蝈蝈、螳螂、蝉、蚱蜢生动逼真。齐白石曾在一小册页上写到:“子如画虫学于余,画虫之功过于乃翁。”对齐子如的草虫多有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