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你遇到的“中年危机”可能是“假危机”(青

发表于 2017-3-28 19:18: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你遇到的“中年危机”可能是“假危机”(青年观)
2017-03-28 李洪兴

  从“19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到“34岁老来得子”,再到“1992年生人已经正式步入中年”……最近,没有一点点防备,“1992中年危机”悄然袭来,引发热议。作为90后,在这样的论调下,我也要弱弱地说声“对不起,没留神就中年了”。


  不服老、不想长大,是很多人的朴素想法。就像在每个人的心中,心房一边住着“年少”,心室一侧住着“青春”。当然,如何定义青春、如何识别少年,从年龄划分的角度看,并非固定,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浮动调整。这次“1992中年危机”就源自联合国对青年的定义,即15—24岁。老中青三代,形成年龄区间固然容易;可是,谁老谁少恐怕不能唯年龄论。


  是否中年,年龄从来不是关隘,心态和气质才是。在传统认知里,“每逢中年,必有焦虑”,上有老、下有小,内有家、外有活,四面八方的压力同时施加己身,如果再对当前生活不甚满意,中年危机就成了很难逾越的心理障碍。遗憾的是,80后、90后们,虽未到中年,却早早地感受到了中年阶段才有的那份焦虑、重压和不甘。心态上的“中龄化”、气质上的“老态化”,让他们少了应有的朝气。


  从界定年龄到社交网络上的“1992中年危机”,画风早已变了几番,它带有傲娇、自嘲和调侃,但也让这个群体充满了对现实的紧张和对未来的迷茫。“人微,心重”的纠结,如何理解?不妨到历史的时空中看一看。


  笼统说,如今80后、90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极短的时间里,走完了前人未曾走过的路,既开拓了见识、享受了福祉,也承受着压力。不过,时代的利与弊并非完全对称,虽然有不小的付出,但它寄予人们的获得感更明显。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见证了国家的强大,更好的教育、更广的视野和更多的机会;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见证了世界的虚拟化,更国际、更开放、更多元。他们既是时代的弄潮儿,也是发展的生力军。从这个意义上说,80后、90后早来的“中年危机”,与其说是某个年龄段的表征,不如说透着时代发展的印记。


  80后、90后“与时代一起成长”,不让这种伴随体验淹没在牢骚与抱怨中,才是端正心态、重新出发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是个坏时代,因为刚出校门就开始背负着买房的“呐喊与彷徨”;这是个好时代,因为无论校园化还是社会化,都有足够的舞台让心中的可能成为现实;这是个巧时代,因为没有人再刻板地定义“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年少如王源可以代表中国在联合国演讲,年长如翻译家许渊冲,90多岁高龄,仍“向夜晚偷一点时间”,用作品证明“生命的在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