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保利现当代艺术部艺术总监常天鹄先生表示拍卖“夜场拍卖”的拍品,其最低标准为:代表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且价格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他还指出,不同的拍卖方式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市场条件而出现的,“夜场拍卖”也不例外。一般来讲,与它相对应的两个条件分别是:市场高端作品的出现频率达到10%以上、成交频率达到90%以上;高端作品和一般作品同场出现时已经影响到高端作品的最佳成交状态。
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表示“我们刚开始也想完全把国外的模式搬过来,要穿礼服,在现场喝红酒、抽雪茄。后来发现不太可能实现,就没再在形式上强求了。”不过在拍卖收益方面,国内外的夜场拍卖并无二致。
随着保利夜场的大获成功,中国嘉德、北京匡时、北京瀚海等各大拍卖行都分别开设了自己的特色夜场,特别是中国嘉德的“大观”夜场,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口碑最佳的夜场拍卖。现在,夜场拍卖已经成为国内拍卖行最重视的单元,无论是成交率还是成交金额,都是拍卖行成功的保证,可以说,现在国内拍卖行夜场拍卖的状况代表了拍卖行整体发展的状况。
国内“夜场”份额占比
不过我们结合国内四大拍行的成交额占比和成交率来看,苏富比却是表现优异。以下图表罗列了2015-2016年间春秋拍四大拍行主要夜场,及其成交成绩。从图表中看,苏富比虽场次不多,但每场的成交额都要占到该季拍卖总成交额的四分之一之多,且夜场成交率也都高于总体成交率;而佳士得虽是首家引入“晚拍”模式的拍卖行,情况却不容乐观,2015年“夜场”成交率还高于总成交率,但2016年直线掉落,比总成交率还低,尤其是2016秋季,“夜场”成交额只有17亿,比苏富比少了33亿之多,这是佳士得需要反思的;再说嘉德,和佳士得一样,2016年相比2015年成交率明显不及,但成交额上却有所上升;最后是国营背景的保利,场次虽多,但“夜场”品质是值得赞扬的,可以看到每场成交率都要高于总体成交率,且2016年秋季夜场的总成交额高达17.29亿,是该季拍卖份额的一半之多。
从份额上看,四大拍行间“苏富比”与“保利”的晚拍无疑是最成功的,不仅是“夜场”成交额的逐年提升,成交率上的保证也是一颗“定心丸”。苏富比提倡“稳扎稳打”,而保利则是采取“数量”与“品质”的双保证。这就回归到“夜场”最初设定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