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漆的发现到采集非常不易
漆树一般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一棵漆树一年的产量极低,也就在半斤到一斤之间,每割十天需歇十天,每割一年需歇一年,如果年年收割,漆树会很快死掉,而且一棵漆树它的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10公斤左右的生漆,割漆时的刀口还不能超过十刀,可见漆得来相当不易啊,因此古时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 而漆从原料汁液制成大漆还需要经过三十多道复杂的工艺。
现在,由于工业漆的出现,专门从事割漆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少,漆树不仅产量小、周期长,对割漆人来说最大的折磨莫过于生漆过敏,生漆的黏附力特别强,沾染在皮肤上,轻则十多天内浑身瘙痒难忍,重则全身肿胀、皮肤溃烂化脓。
漆器制作过程相当精细复杂
漆器简而言之,就是将大漆涂抹于器皿表面称之为漆器,器皿,木胎、竹胎、陶胎及金属胎均可作为底胎。
以铜胎漆器为例,其首先需要制作泥稿,然后修蜡、粗磨、精磨、反复上漆、烤漆、磨漆,最后推光才算大致完成漆器的制作,手工打磨逾十遍,呈现不规则花纹,将铜与漆完美融合,使色彩单一的铜器焕发出灵动斑斓的色彩,一件铜胎漆器的制作至少需要花上3个月左右的时间,做工时间之长,技法之繁琐,无不让人为之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