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回复: 0

“微信扫墓”,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17-3-28 21:42: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南方日报
     指尖轻触,哀思关山飞渡;打开微信公众号,约定时间输入密码,就能观看祭扫现场直播……最近,成都、南京等地先后推出的微信祭扫活动,引发舆论热议。
  新京报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四成被调查者支持“微信扫墓”,认为这种方式为那些不能返乡的人们提供了一种情感表达途径;而仍有近四成被调查者认为,“微信扫墓”没有仪式感,并不能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尊重。
     “从物质祭奠到精神祭奠”
  用微信远程向去世的亲人表达哀思,内容可以同步显示在公墓现场的LED大屏上。今年3月初,成都长松寺公墓推出的微信远程祭祀在网上引发争议,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车辆驶出成简快速通道前往长松寺,沿途10多家商店一字排开,门口摆满了金黄色的菊花。有知情者告诉记者,以前路边摆的是鞭炮香蜡纸钱,现在主要卖鲜花果品。不远处的LED大屏上滚动着微信祭语。
  长松寺公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崇禄说,长松寺有近5万座墓穴,每年清明节期间需接待40万人次现场祭扫,高峰期5座停车场同时运转,才能疏散络绎不绝的祭扫车辆。
  李崇禄介绍,2013年以来,长松寺一直在探索低碳环保的文明祭祀方式。“从物质祭奠向精神祭奠过渡,微信祭扫是我们的又一次努力”。
  长松寺工作人员表示,自今年3月初开通微信远程祭扫以来,LED大屏已滚动显示了1万多条祭语。
     应引导祭祀回归本真
  与长松寺推出的微信远程祭扫同期,南京雨花台功德园也推出了微信“直播代扫”,逝者亲属凭公墓发送的密码,就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观看祭扫实时画面。此举同样引发社会热议。
  记者调查发现,微信被用于祭扫之前,网络祭祀其实早已流行。“八宝山在线”几年前就已设立网络纪念馆。其中,“普通纪念馆”已有1213条逝者数据,访客既可浏览逝者生平,又可在线献花、点蜡烛、写祭文、点歌、献祭品。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胡光伟认为,简单并不代表没有仪式感,并不意味着情感褪色甚至是敷衍偷懒,恰恰相反,网络以其无所不在的到达性,反而可能具有更加强烈的仪式感。
  有专家指出,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微信扫墓”是否可取,而是如何引导祭祀回归本真,与时俱进,更好地传承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