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3-29 09:08:35
|
查看全部
市场为网络文学注入创新动力
助推中国网络文学风生水起的另一个因素是得力于市场运作。如果说山野草根的自由写作、技术丛林的传播机制和商业模式的经济杠杆,是网络文学爆发式增长的三大利器,那么,商业模式的市场化运作则是激励创作、拉动传播、创新经营的最大推手,也是中国网络文学海量增长的经济支撑,而这一点恰恰是世界其他国家未能做到的。从十几年前最大的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难以为继而被人收购,到盛大文学从一家独大到分化解体的断崖式滑落,再到阅文集团成为网络文学领域的新霸主,乃至中文在线的成功上市等网络文学市场的不断洗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商业模式的构建和市场运作是否成功。网络文学在我国的兴起,是数字化传媒的文化创造物,也是网络文化资本市场催生的必然结果。其激励机制就在于,上网写作不仅可以自由表达、即时传播,还可以获利致富奔小康,甚至进入“作家富豪榜”而名利兼得,因而成为激发许多人“触网”写作的重要诱因。天蚕土豆近日被封为“网文之王”,辰东、猫腻、梦入神机、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等作家登上“十二主神”宝座,还有一批写手荣膺“白金作家”、“大神作家”、“百强大神”等称号,其评价标准除了作品内容的价值蕴含外,大都离不开他们作品的点击率、收藏量、打赏数、IP转让率、出版发行量、粉丝数量等被读者认可的市场反应。
中国本土的汉语网络文学自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起步,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从刚开始的“无功利”创作,到新世纪初的市场化探索(如起点网2003年尝试付费阅读),再到近些年来IP竞价版权模式,日渐形成从上游原创作品向下游影视、游戏、动漫、图书、演艺、有声、周边等产业链延伸的“长尾效应”,终于建立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走活了数字化时代的这盘“文学大棋”。尽管还存在网络盗版侵权、唯利是图、忽视社会效益等情况,但网络文学的商业运作激活、带动、繁荣并制约了大众娱乐文化市场,不能不说是中国网络文学能够领先世界的一大动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