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3|回复: 3

[打工交流] 需求旺、待遇好、含金量高…国家说了,工变匠“钱景”好!

发表于 2017-3-29 15:46: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7-03-28 工人日报

“灰领”指的是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的新兴人才。在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人才已成为推动产业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灰领”,也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中国“智造”的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随着“90后”、“00后”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人变工匠、“蓝领”变“灰领”的中国制造业人才变形记或许已经开始。



大国急需工匠与“灰领”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级技工缺口很大,在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的比例仅为5%。2016年全国高级工程师、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平均比率更是达到了2倍以上。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任务十分紧迫。

“工”变“匠”:
“农民工”概念或将成历史

传统的农民工,往往是指受教育水平较低、年龄相对偏大的群体。但如今,“90后”、“00后”上大学的比例大大增加,中等职业教育也已相当普及,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的大都是农村生源,“农民工”这个概念,或许将逐渐成为历史。

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民工的身份转变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历年农民工数量与农民工接受培训的人次中,我们便可以看出端倪——当前接受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比例仍处在相当低的水平。

“蓝”变“灰”:
填补人才与企业的缝隙

如何能够填补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缝隙,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而如何从源头上提升制造业人才的素养,这亟待我们重新审视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含金量,改进教学手段。

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愈发重视,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历年取得高含金量的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才仍是市场的“香饽饽”。从“蓝领”向“灰领”的转变不仅要在教学供给端发力,还需要在观念、政策、收入等多方位发力,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制造业的“灰领”队伍。

变观念:
既要“文秀才”又要“武状元”

长期以来,生产一线职工待遇差、收入低的现状,导致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往往持有“偏见”,这也使技工岗位吸引力不强。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的理想,在“宁可上三本,也不去职高”的现实中显得十分尴尬。

而随着高校扩招,近几年,不论是普通本科还是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均已经赶超职业教育,“文秀才”与“武状元”的差距似乎在逐步缩小。

变榜样:
为这些大国工匠点赞!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

我国在2011年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这一赛事,从无到有,大国工匠在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为这些处在一线的大国工匠点个赞。

新闻多看点

人社部将举办
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17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市举办。为全力备战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配合我国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人社部将于2017年6月举办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设上海赛区和苏州赛区,由上海市、江苏省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具体承办各赛区比赛组织实施工作。

此次大赛共设21个比赛项目:

(一)上海赛区设15个比赛项目,具体为:车身修理、电气装置、精细木工、电子技术、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移动机器人、焊接、信息网络布线、网站设计和开发(原网站设计)、花艺、平面设计技术、美容、美发、餐厅服务(西餐)。

(二)苏州赛区设6个比赛项目,具体为:汽车技术、糖艺/西点制作、烘焙、时装技术、管道与制暖、商务软件解决方案。

比赛奖项:

(一)每个比赛项目设金、银、铜牌奖各1个。

(二)设优胜奖。未获得奖牌但名次在参赛人数1/2以上的选手,均可获得优胜奖。

(三)设参赛奖。对未获得奖项的参赛选手颁发参赛奖。

此次大赛我国选手比赛成绩不计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阶段性考核成绩。


来源:新华网、人社部网站、工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15:47:09 | 查看全部
咱们工人有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6:52:29 | 查看全部
咱们工人有“钱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30 16:52:42 | 查看全部
学习,问好万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