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在工作笔记本的扉页,中原油田采油四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周敬写上了这样一句话。
2007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10年时间,她就由一名地质新兵成长为全厂屈指可数的地质尖兵,先后荣获局、厂科技成果40余项,荣获油田十大敬业典型,多次被评为油田“优秀人才”、“优秀共产党员”、“知识型先进员工标兵”,采油四厂“劳动模范”、“美丽人生 魅力人物”、“十大职业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虚心学习,争当“排头兵”
2008年,周敬以优异的实习成绩被定岗到地质研究所开发一室从事文33块沙三上油藏静态分析工作。第一次接触油藏开发,难免底气不足,经验浅薄,可她毫不畏惧,主动学习地质知识,自觉培养地质思维,虚心请教开发思路,即使每天翻看几十张组合图,查阅无数次厚重的综合记录,可一旦有油井因自己所提的措施,增产一吨油,她都会开心无比。
文33块沙三上油藏是文南油田典型的高压低渗透油气藏,主块水驱动用效果好,但是西部北部构造复杂,采出程度低,剩余油富集。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她经常在深夜翻阅资料,查看井史,通过对该断块新三维地震资料、新钻井测井资料及生产动态关系的精细对比,大胆提出在其构造极其复杂的西部复杂带,将主块沙三上8中部及西块沙三上5断层重新组合,并部署了文33-325井等三口新井;同时对老井实施转注、分注等配套完善注采井网措施,使得西部复杂带的水驱制储量增加15.6万吨,让这个曾被认为将要废弃的区域重现青春。
紧接着,她又提出对主块构造简单区早期注水,培养高效油井等措施,文33-433井等8口老井逐个见效,年累计增油3120吨。如今,文33沙三上油藏各项指标大大改善,自然递减和综合递减分别比大幅度减缓,油藏开发形势明显好转,日产油量稳步上升。
潜心研究,甘当“急先锋”
“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看似柔弱的周敬,却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钻劲和闯劲。
作为地质技术人员,要想搞清楚地下石油分布情况,就必须静得下来、钻得进去,周敬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对着图纸搞分析,去年底,正是冲刺上产的关键时期,为了完成全年油气生产任务,她每天都在办公室对着图纸思考到夜深。
她管理的文33块、文95块是文南油田最老的两个区块,通过精细沉积微相及相控剩余油研究,她逐步摸索总结出了“中渗油藏挖潜新模式”。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她还大胆推广“差异相带挖潜模式”和“厚油层细分韵律段挖潜模式”做法,先后在文33块沙二下和文95块实施,累增油10562吨,为高含水后期老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借鉴。她还第一个提出了“三个精细”地质工作法,即精细到油藏的每一口井、精细到每一口井的每个小层、精细到每个小层的每一个受控方向,有效控制了老油藏的含水上升速度。
2014年,文33块已实现了三年有效稳速开发,文95块油藏则在没有新井和措施投入的情况下,原油产量实现了自然递增,连续三年完成油气生产任务。
善于总结,成就管理“小专家”
2014年3月,由于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周敬被提拔为采油四厂地质科研战线第一名80后女副科级干部。
她不仅是“领头雁”,更是“动力点”,不仅要在开发研究上独树一帜,还要带领团队齐头并进。几年来,她带头组织编写的局重点治理方案《文33块沙三上2014年整体调整方案》获局级一等奖,《文南油田中渗油藏厚油层韵律段细分挖潜技术》获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文33块沙二下油藏差异相带剩余油挖潜研究》等40项成果获厂级科技进步奖。
对于深埋地下几千米的油藏来说,科学技术永远都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经过近6年技术锻炼的周敬来说,她深深知道,无论什么时候,个人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为了提升团队技术水平,她在开发一室实施了“动、静态人员结对子”制度,让干动态的懂静态,干静态的懂动态,相互学习,两条腿走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带领和培养下,技术人员张晖晖先后荣获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厂级科技成果11项的好成绩,有两人成长为开发室主任、一人成长为油藏区地质主管,开发一室中坚力量80%都是85后,成为文南油田最年轻、最活力的技术团队。先后荣获采油四厂工人先锋号、模范五星班组、党员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2017年3月,周敬还荣获中原油田感动油田十大人物。
(中原油田 杨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