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77|回复: 0

数据“狂人”

发表于 2017-3-30 10:05: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岗位素描

  档案磁介质管理员:

  他们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基础数据的守护者,通过现代多种手段转储各年代的地质、档案数据,不让任何一项数据丢失,为油田科技研究源源不断输送“数据血液”。

        3月23日,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档案馆磁介质管理人员杨红早早来到工作岗位,打开电脑,一一比对数据,然后入库保存。

  3个月,她亲手梳理软盘、光盘8万余张;5个月,成功复读、转储破损软盘3396张;7个月,完成2.987万张3.5寸软盘的总质检……

  2015年,新疆油田明确要求馆藏档案可数字化率要达到80%。杨红作为磁介质管理岗位的唯一负责人,义不容辞承担了此项任务。工作启动后,先要将馆藏的2.987万张3.5寸的软盘和5.0514万张光盘分别与已入库条目、已有电子数据、未入库条目及未上传电子数据一一核实,然后再储存。

  458页A3纸打印的数据条目,密密麻麻的。而地下磁带库常年密不透风。这些都没有难倒杨红。

  偌大的磁带库被柔和的灯光包裹着,洒落在一排排白色的密集架和地上排列有序的磁盘上。杨红每天置身其中,不断地摇开库架,查找光盘、软盘,仔细看、不停记,纸上已被各种符号标注满了。寂静的磁带库传来“哒哒哒”拿盘、放盘的声音,杨红的额头上渗出丝丝汗渍,第20列密集架上的光盘全部核对、区分完成,她抬头望去,还剩下7列就完了,皱紧的眉头稍稍舒展了。她扭扭腰活动下僵硬的身体,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整整100多天,杨红都重复着这个工作流程,最终创造了“百天入库”的纪录。

  经过前期准备,2016年3月,软盘、光盘的转储正式开始,杨红又忙活起来。

  她很快发现,由于存储时间太长,许多3.5寸软盘读不出数据。她不甘心,一遍不出数据,她又复读一遍,有时刚插上软盘读数据就死机了。她没有放弃,反而更加“疯狂”,把组里同事的电脑换着用了个遍。同事们被她认真的精神感动,看到她来,自觉停下手中的活儿,让出电脑。凭着这份执着,最终3396张“老古董”软盘被她成功读出,从而大大提高了软盘的转储成功率。

  当2.987万张软盘成功转储后,又出现了新问题,质检跟不上进度。

  质检工作是个细活,于是杨红和档案组的同事们又开启了“疯狂”的工作模式。每天,早上整理任务,晚上做最后的质检确认,这就是她日常工作的一天。周末,还要在电脑前坐一天。

  质检中,要同时打开多个界面。杨红就将每个界面缩小排列在屏幕上,一会儿读取软盘信息,一会儿打开拷贝复制的电子文件,一会又打开表格,几个界面不停切换,确保信息完全相符才能通过。

  近3万张软盘质检的工作量,使她的视力逐渐下降。为了准确看清每条数据,本来就近视的她,脸时常与电脑亲密“接吻”。同事笑她,可她无所谓:“只要能保证不漏检任何一条数据,‘接吻’就‘接吻’呗。”


  

 杨红在电脑上比对数据。 宋绍宁 摄

 杨红在电脑上比对数据。 宋绍宁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