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既然要“分手”,英国想快点(经济透视)
2017-03-30 魏 亮
英国3月29日宣布正式启动“脱欧”程序,就此开启持续两年的谈判。在“脱欧”问题上,英国速战速决的愿望表现得非常迫切,究其原因,除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因素外,也有不少经济考量。
其一是伺机稳定市场。去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引发了市场巨震,同时也为市场植入了“脱欧”预期的种子。因此,英国在市场“脱欧”预期酝酿最成熟时全身而退可谓顺水推舟。反之,决策时间过长,市场则会犹疑并低估英国“脱欧”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一旦预期反转,英国再宣布“脱欧”,金融市场巨震、英镑狂泻不止的情景难免再次上演。实际上,自公投出结果时起,英国便已骑上“脱欧”之虎,除了横下心来驾驭这只老虎,别无其他选择。英国女王近期批准《“脱欧”法》之后的市场走势也表明,英国选择“速脱”是明智之举。
其二是先发制人。英国自“脱欧”公投后,事关“脱欧”必紧锣密鼓:换首相、发白皮书、“脱欧”成法。反观欧盟,除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主席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已做万全准备外,尚无公开实质进展。如此,英国在政治、经济两方面下了双重先手棋。就经济而言,既降低了不确定性,也丢掉了幻想:不要单一市场、不要关税同盟、不要人员自由流动,既然走上了“脱欧”之路,也不再算分手费、企业转移等小账。左顾右盼的企业看到了明确的政策方向。经过“脱欧”的经济洗牌,英国现代工业战略、数字经济构想等新政也有了腾挪施展的空间,对英国经济再次发力未尝不是利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