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回复: 1

“不打招呼”让暗访“真枪实弹”

发表于 2017-3-30 22:48: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打招呼”让暗访“真枪实弹”
胡臣臣
2017年03月30日14:0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分享到:

3月27日下午,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到东城区、西城区明查暗访,不打招呼、直插现场。并主持召开会议,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把脉开方”。(3月28日澎湃新闻)

《聊斋志异》里的《夜叉国》曾刻画过这样一类“官”:“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则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虽然,现如今个别类似“耍官威”的党员干部已经消失匿迹,但是一些“形式主义”“走过场”的行动,仍然让老百姓对于“官僚主义”心有余悸。

个别官员要到基层搞调研“人未到,声先到”,基层会意,加之为了表现基层干部的政绩,便声势浩大的搞起了“形象工程”,安排人员打扫街头巷尾,规范街道停车甚至在领导调研期间安排“群众演员”以备领导“问话”。“精心准备”的调研环境还能实现“真调研”,调研出“真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北京市长蔡奇明察暗访、不打招呼、直插现场,查出了一些乱搭乱建、僵尸车、乱摆石墩、开墙打洞等乱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要求立即整改。蔡奇并非“市长暗访”第一人,之前就有安阳市副市长暗访扬尘污染,丽江市长暗访“酒托”,都在暗访中发现了“真问题”,并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不打招呼”,就是让暗访“真枪实弹”。

对于现代社会治理,就需要多一些“不打招呼”的“真枪实弹”,不仅可以当场查摆出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还可以敲响地方党员干部的警钟,如果“不打招呼”的暗访成为常态,还可以有效改变地方干部的工作状态,其“如履薄冰”就是对本职工作的最大尊重。

基层干部也不要排斥“突然袭击”,如果“一击即中”那说明工作没有做到位,要积极改善;果“查无不良”那说明工作到位到家,要继续保持。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即便没有“不打招呼”的暗访,如果民生苦不堪言,环境脏乱差,早晚会捅到“大领导”处,到时候就不是立即整改那么简单,还将涉及深度问责,后悔都为时已晚。所以,不如将“不打招呼”的暗访作为干部作为的“鞭策”,激活干事创业的热情。

(责编:杨建楠(实习生)、王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30 23:37:57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