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把流动儿童当成城市的孩子(纵横)
2017-03-31 谭 敏
近日,国内首本流动儿童教育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发布。蓝皮书全面梳理了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的发展和政策演变、当前流动人口的新特征与新趋势、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财政供给等,对各地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建议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建立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47亿。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7岁以下流动儿童的规模超过3500万人。目前的进城务工人员已跟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不同,他们不仅有留在城市生活的强烈愿望,也呈现出家庭化流动的趋势。这意味着,许多孩子在城市出生并长大,今后也会一直留在城市里。把已经在城市生活的3500万流动儿童当成城市自身的孩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生存、发展和未来着想,让他们享受无差别的公共教育,是必然之举。
近年来,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流动儿童未按要求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4.8%下降到2010年的2.94%,成效显著。不少经济较为发达、外来人口流入比较大的地区,比如上海、广州等,基本已能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但是,中国大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正向学前教育和初中后教育两端延伸,这一新趋势值得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