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让职工更有尊严是企业的责任”
谷文生
“《工人日报》班组天地‘班组职工说尊严’的系列报道很客观、很实在、很有针对性,说出了我们一线职工的心声。”连日来,有关班组天地报道的职工尊严的文章在班组职工中引起了共鸣。
刘河滨是河南郑州一国有企业的木工,是一位有30多年工龄的老职工。谈起尊严的话题,刘师傅说:“让职工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企业的一种责任。”
刘师傅认为,职工是企业的基石和主体,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广大的职工。实现让职工更有尊严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其关键是物质基础,企业要履行好这种责任,核心是要把财富的“蛋糕”分好。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国民收入增速与国家经济增速不成正比,分配不公,特别是国企高管(包括一些中层管理者)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过大。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在分配制度上的不完善,有关政府部门监管上的不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的分配制度与国家政策的脱节,导致企业内部分配时的不合理。比如,企业由过去的级别工资改为岗位工资后,虽然实现了同工同酬,但也出现了刚入厂的青工与干了几十年的老工人收入一样多,有时比老职工还要多的问题。这不仅造成老职工积极性受挫,而且也助长了青工不学技术的风气;还有企业效益好时,企业中层以上领导的收入增速远远大于员工的收入增长,而一旦效益滑坡时,员工降薪的速度却很快,这让职工感到心里很不平衡,只能同苦,不能同甘,职工体会不到尊重和尊严怎么可能把企业当成家?又怎能全身心地投身到工作中?
刘师傅建议,首先,国家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和监管机制,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把“蛋糕”分好,把好政策落实好,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监管好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其次,企业要建立工资增减的长效机制,企业效益好时,让职工享受发展的成果,企业遇到困难时根据实际适当减薪,这样才能让职工与企业心连心,形成一个命运同工体,才能使职工做到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让职工切实感受到尊严。
让职工更有尊严,企业除了有责任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让职工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健全完善职工权益保障制度,营造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和职工自身的努力外,企业注重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职工的竞争力,也很重要。中铝河南分公司热力厂员工肖明认为,企业要多开展技术培训,为员工提素创造更多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脱颖而出的平台,而各级工会组织不但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大力开展各种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和培训,而且要深入调查研究,做到工会牵线,校企联合,为企业培养有针对性和实用型的人才,为职工赢得尊严奠定基础。
笔者感言: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是目前经济转型期间,国家在利益分配上的重要转折点。同样,让职工更有尊严,也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责任,这彰显了作为一个成熟企业的良好形象。因此,实现让职工更有尊严,一方面需要靠职工用智慧和汗水去赢得,更需要企业树立以“职工为本”的理念,需要物质、精神等方面的保障,还需要企业制度层面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