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江达县始终将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农牧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采取“五个抓”工作法,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牧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1抓覆盖,延伸组织触角。
坚持“党组织应建尽建、工作覆盖全面有效”的原则,探索出三条有效途径。一是健全网络体系。完善“县—乡—行政村—自然村—‘双联户’”组织设置,先后在314个自然村中设立党小组314个、2473个“双联户”联户单元中设立党小组866个,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二是创新组织设置。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等新型党建工作模式,在岩比乡民族手工艺合作社成立党小组2个,在青泥洞乡巴纳村农牧民运输队、青泥洞乡觉拥村农牧民运输队设立了党小组。三是激活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虫草采挖期间在虫草采挖点成立临时党支部25个,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有效发挥。
2抓班子,配强村级干部。
在2014年的村(居)“两委”换届工作中,江达县严把“选人、制度、宣传、选举、纪律、督导”六道关口,坚持规定程序一步不少、规定的环节一个不减、规定的要求一点不降,选优配强了村级干部队伍。随后,制定了《江达县村(居)干部管理办法》,总结提炼出了村(居)“两委”干部“十必须十严禁”条令。在开展村(居)“两委”换届选举“回头看”工作中,江达县从运行机制、作用发挥、工作业绩等方面对“两委”班子及成员进行集中摸排、分析研判,对履职不到位的18名“两委”干部进行了届中调整。今年来,江达县委采取“深摸底、抓整顿、再换届”的工作思路,组派由县委常委带队的13支工作组逐村开展摸底调研,为做好此次换届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抓队伍,强化党员管理。
一是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制定了《江达县2017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团员推优等相关制度,层层下指标、立“军令状”。二是抓实党员队伍管理。健全完善了党员定期理论学习、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不合格党员处置制度,不断规范党费收缴工作,继续开展农牧区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提高了党员管理科学化水平。三是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发挥乡村夜校及远程教育站点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农牧民党员群众教育培训。目前,全县共开展教育培训95期,受教育农牧民党员群众达2000余人次。
4抓规范,健全规章制度。
一是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全县95个村(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村规民约》,完善了江达县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创新推行村(居)每月例会制度,通过例会查摆出当前存在的问题95个,制定整改措施95条,理清工作思路36条。二是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制定了江达县村级组织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及标准,13乡镇党委分别与所辖村(居)签订目标责任书95份。三是探索新型管理机制。在不断深化村(居)“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同时,健全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等配套组织相关制度,形成了“4+2+1”的规范化基层组织管理模式。
5抓载体,强化作用发挥。
以喜迎“十九大”为契机,以开展“精准扶贫”“强基础惠民生”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开展感恩教育。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驻村工作队及“三老人员”力量,开展感党恩教育14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3000余人次。二是培树典型模范。通过组织推荐、党员评议等途径,对70名党性意识强、品行端正、服务发展、倡导和谐、维护稳定的村级干部及农牧民党员进行了表彰,树立了良好的“风向标”。三是强化阵地堡垒。成立由“双联户”户长、农牧民党员为主村级护卫队95支,加强了值班巡逻和信息收集研判工作力度,转变了传统的值班维稳为“走出去”动态维稳。
来源:炉霍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