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67|回复: 6

尊严来自全社会的努力

发表于 2010-3-31 23:53: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尊严来自全社会的努力  
           王强
     虎年到来,温总理说“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预示着中央政府将会更加注重民生,提升国民的待遇,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家庭更暖和,享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服务,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幸福感。当然,除了政府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每个人都应该付出自己的努力,为一个有着公平、透明的分配体系的团体,为一个个人与家庭利益得到充分保证的社会,为一个每个人都能获取发展空间的社会,做些什么。
     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喉舌的《工人日报》,已连续推出四期“班组员工说‘尊严’”栏目,其中不乏有电力、煤炭、石油行业职工、农民工通过努力成为劳模、先锋、精英人士、赢得尊严的故事,但若设身处地的想想下岗失业工人的处境,我们或许更加清醒地看到一个根本问题,即少数或个别员工的“尊严”,绝非整个工人阶级的尊严,工人阶级怎样“有尊严”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对于社会而言,想让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最基本的应该做到:迎接好生的,抚育好小的,培养好年轻的,教育好大的,照顾好老的,安葬好死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买不起房、看不起病、生活没有基本保障.....他可能绝望,可以设想,当一个人完全绝望的时候,天知道会出现什么事?我们环顾四周就知道,因为绝望、失败而铤而走险的事件已经不是唯一。透视亿万富翁被离职员工砸死、郑民生事件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当社会不能让郑民生之辈有尊严的生活,社会对个人尊严表达冷漠时,收获的就是人们对社会公正的蔑视。如果我们可以早一点、多一点关心郑民生和其类似的人们,会不会少一些如此惨剧呢?如果,你我在郑明生的生命轨迹里扮演一个心灵引导者,让他明白生命的真实意义,或者是一个乐于帮助郑明生的人,让他感受到来自人世间的善良和温存,“杯具”也不会发生;当然,时光不可能按照我们所设想的倒流,更加努力的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再拿矿工来说,没有安全何来幸福尊严?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这些年相关部门的确采取了诸多措施,花了很大力气,成绩有目共睹,但为何事故依旧不断呢?既有客观因素如煤矿众多,也存在主观过失如监管缺位、问责不力等因素,面对矿难包括王家岭矿难,我们不能单单感到震惊或痛心,而必须透过悲剧本身揪出隐藏其中的监管漏洞、制度缺陷乃至利欲熏心的官商勾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矿难悲剧重演,给矿工生命尊严一个保障。
     对于企业而言,要尊重每一个员工作为个人的人格尊严,如果企业的定位只是获取最大利润,这种企业是缺乏生命力的,因为没有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市场前景一定不会好,事实已经证明:现在某地出现用工荒、招工难,因为那里对员工长期不宽容,“打工仔”本身就是贬义。再加上企业等级森严,缺乏企业文化,那里的老板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什么生存,如果开诚布公,让每位员工直接参与对话,使他们有机会与公司同心同德,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潜能;如果让每位员工都有受培训和获得发展的机会,确保公司拥有最能干、最讲究工作效率的劳动力,如果尊重资深员工的劳动、以工资、福利、物质鼓励对员工的劳动作出相应的回报、以能力为依据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政策,那么每个职工都是有尊严而幸福的。   当然,尊严更离不开我们自身的努力,历史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尊严来自实力。对一个国家而言,强大才有尊严,正义才有尊严!对一个人而言,能成才、能出成绩才有尊严!只要全社会同心协力,每个人凭仗自己的意志、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定会迎来更加尊严、更加幸福的生活,共同缔造更大的快乐、福祉、繁荣和非凡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00:20:58 | 查看全部
“想想数千万下岗失业工人的处境,”——请斟酌一下数字,政府公布的下岗失业工人没有那么多吧!
“人的幸福感与尊严感是与生俱来的,之所以要重新获得”——斟酌一下,既然是与生俱来,怎么又要重新获得。况且政府也不认同没有尊严的说法,认同更有尊严,有,肯定有,只是程度不同。

以上是我的吹毛求疵。不过犀利的文笔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2:00: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 12:25:35 | 查看全部
王老师,大手笔,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54:0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wxpzp于2010-04-01 00:20发表的  :
“想想数千万下岗失业工人的处境,”——请斟酌一下数字,政府公布的下岗失业工人没有那么多吧!
“人的幸福感与尊严感是与生俱来的,之所以要重新获得”——斟酌一下,既然是与生俱来,怎么又要重新获得。况且政府也不认同没有尊严的说法,认同更有尊严,有,肯定有,只是程度不同。

以上是我的吹毛求疵。不过犀利的文笔我喜欢。
感谢王新平老师的指点,这些建议十分难能可贵啊,我已修改,真诚期待您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3:59:01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邢承木于2010-04-01 12:00发表的  :
    
期待得到邢老师的真知灼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4:00:10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木呆瓜于2010-04-01 12:25发表的  :
王老师,大手笔,写得好!
胡老师,我要向您学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