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怀念二姐
清明节到了,二姐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
二姐是2015年9月23日走的,得的是胰腺癌。
二姐叫曹素华,是我的堂姐,姊妹三个,一个姐,一个妹。尽管二姐家中没有男孩,但是大婶对她们一直疼爱有加,毫无怨言。在曹家,二姐学历不算最高,但是她的“头衔”最高。去世前,二姐是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校侨联秘书长,武汉市侨联委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由于二姐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任教,每年只有清明节祭祀大伯的时候才回曹家一次。
2006年清明节,二姐陪同大婶回曹家祭祀大伯的时候送我一本书,书名叫《奔向北回归线》。这部纪实文学由叶选平题字,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作序。书中写的是一批爱国华侨青年,在解放之初满怀报国之情,从东南亚回国,考入当时的革命大学——南方大学华侨学院。毕业后,华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奔向广东的封开、德庆两县,参加土改和建设,立志于建设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二姐写的这本《奔向北回归线》对我触动很大,为了写这篇纪实文学,年过半百的二姐和好友魏慧萍挤出时间,自费奔赴广东封开、德庆两县,冒着炎热酷暑去寻找和采访当年的爱国华侨——一群淳朴可敬的耄耋之年的老人们;为了早日完成这篇纪实文学,二姐放弃了“春节”“五一”“十一”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写作模式中。
我依然记得,二姐赠送这本书的同时也赠给我一句话:“人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要学会吃亏和吃苦。”二姐的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和鼓舞。从这年起,我不再沉迷于麻将和扑克,一心一意看书写稿。由于我水平有限,多半稿件只能在三鑫公司内刊发表。尽管如此,我不气馁,一直利用业余时间读报写稿。在坚持了五个月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第一篇处女作《一份特殊的答卷》在2006年9月5日《黄石日报》副刊发表。我的创作热情由此爆发,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等待》、《父亲脚上的疤》《石大安的文化情怀》、《病房里的“三八”节》、《皱纹也美丽》、《母亲送来红心苕》……相继在《黄石日报》副刊见报。2009年、2013年我荣获了《黄石日报》传媒集团“优秀通讯员”称号。也因为坚持写稿,从事17年基层工作的我“华丽转身”,于2013年走上了湖北三鑫公司宣传岗位,成了一名企业内刊编辑。
当二姐得知我成为一名矿山“文化人”之后,特意打电话为我祝贺,并再三嘱咐我要热爱生活,爱惜身体,认真工作,并抽空打电话给我讲解写稿的技巧。
时隔两年之后,当我再接到那个熟悉的武汉座机号码的时候,电话一头的不是二姐的声音,而是二姐夫告诉我二姐去世的噩讯。二姐夫告诉我,二姐得胰腺癌走了。
当我听到二姐去世的消息时,我头脑一片空白,一时无法接受现实,提起话筒半天放不下来。在我印象中,二姐是对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的人,咋这么快就走了呢?她还有很多文章没有写完,还有书没来得及出版啊,小弟等着拜读、学习呢。
二姐虽然走了,但是她依然活在我心中。她对生活充满乐观和自信,对工作不怕吃亏和吃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曹正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