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回复: 0

你的寝室有几个微信群

发表于 2017-4-4 20:38: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韦祎 来源:中国青年报
    微博上曾有一个热门话题:“女生的关系到底有多复杂?一个寝室6人5个微信群。”网友们诙谐地调侃着,分享经历。“黑衣大葛格”的回复得到了1433个赞,高居榜首,“其实就是6人建了6个群,1群没有A,方便说A的坏话,2群没有B,以此类推……还有一个你不知道,因为那个群没有你。”相反,网友“杭城”说:“寝室4人4群,3个是为了密谋给不在的那位过生日而建。”


    本来,寝室群是大学美好的回忆。每次寝室聚首,都会念起当年给寝室群起的好笑名字,诸如“乱世佳人”“联合国”“琅琊山五壮士缺一”“司机联盟”,等等。“有一天室友们一起睡过了,到了下午4人还赖在床上不想起来,于是我们改了群名,‘728,下午见!’”。


    年初,大三学生星辰搬出了寝室租房,导火索是件小事。一堂分组讨论课上,3位室友不同意她进入小组。“你在别的班不是有很要好的朋友吗?你去找她吧,我们已经和别人组队了!”在室友微笑的回答中,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我只觉得全世界都把我遗弃了,那一刻会有这样的绝望。”后来,星辰得知,3个室友一直在另一个“3人微信群”里打得火热,甚至拉进了班级其他同学,却在寝室微信群不交一语。


    最让星辰绝望的是,“孤立”她的3个室友,其中有她大一时最要好的闺蜜。而那位闺蜜通过“站队”进入3人小团体,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寝室微信群除了带来欢声笑语,有时也会成为信息时代校园冷暴力的抽象施暴点。人都具有社会性和趋同性,当人群中大多数人作出一个选择,他人也会不由自主地默认这个结果,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孤立”的可能性。


    杉月坦然回忆大学时代4人寝室的5个微信群,“一开始是对一人不满,后来寝室关系变得扑朔迷离,第2、3甚至第5个群一一出现了。这也无甚不可,只是很怀念大一只有一个群的时光。”每次新群的出现,都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她不在寝室时,室友会不会说她坏话?她在寝室时,室友又会不会在微信群里讨论些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被打破。


    这令人联想到朋友圈一个昙花一现的App,名叫“秘密”。概念引自美国的原版secret,主打熟人匿名社交。这个App为人们制造了一个完全匿名的朋友圈。即言论匿名,不必负责。很多人就会分享一些好友的秘密在里面,“反正别人不知道我在说他”。当你看到别人或讽刺或诉说你的秘密,就会怀疑身边人,所有人互相揣测,陷入死循环。


    大学生灰原的寝室4人3群。不过与前面剑拔弩张的微信群关系不同,寝室的3个微信群是公开化的,并且大家都默认且尊重这种群关系。一开始,灰原偶然听到寝室的两人谈论她看不到的群里的事情。总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熟了,发现全然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团体,尊重他人及其朋友之间的隐秘交流,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寝室有几个群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有没有一个开放、坦诚的心。对于他人的关系,保持一种尊重的心态,而非探究、怀疑、猜忌。就像灰原的寝室,室友毫不介意告知她其他群的存在,她也选择尊重。这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结果,而是人与人长期相处后建立的信任。


    寝室多个微信群,只不过是电子通讯发展下复杂人际关系的具象化展现。这就像有人为小说、游戏画的“人物关系图”,指示箭头众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个信息化时代,每天我们都被灌进了太多的东西。也许有人说人心不古,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寝室只有一个群,每个人都在心底呼唤着单纯、质朴的灵魂,每个人都渴望着真挚、坦诚的同窗情谊。曾记同窗日月酣,未忘分道梦魂憨。对现实的妥协未尝不是以退为进,退一步进两步,对待寝室群的“大智若愚”莫过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