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宿迁网讯 (记者 裴玲曼 通讯员 杨颖)“预备,开始。”泗洪县半城镇文广中心的一间活动室内,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伴随着团长王广业的口令,大家开始吹拉弹唱。
这是当地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团体———草根艺术团排练的情景。草根艺术团由一群平均年龄45岁左右的文艺爱好者自发组建,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长年坚持义务为群众演出,将欢笑送到田间地头。与其他民间艺术团体不一样的是,他们成立了自己的党支部。
党支部让“草根艺术”有了“家”
“观众太多了,不能总在马路上演,得有舞台呀。”团员高荣侠告诉记者,在草根艺术团组建之初,既无固定活动场所,又无稳定的经费来源,许多团员都怀疑这样的一个自发性社会组织运行能不能长久。
“演员没有服装、伴奏没有乐器、演出没有音响。为了能有统一的服装演出,团里想办法动员演员一起购买衣服,尽量买些日常生活和演出都能穿的服装。”高荣侠说。
为了保证艺术团健康运行,半城镇党委主动提出要“把支部建在戏班上”的工作思路。2013年1月,泗洪县委组织部正式批复成立半城草根艺术团党支部,并按照表演组、舞蹈组、乐器组成立3个党小组,下派党建指导员。这是江苏省第一个群众性业余文艺团体党组织。
此外,为了解决无固定场地、无党建“专家”、无活动经费的“三无”问题,该镇党委多次研究解决方案,在当地文广中心无偿为艺术团提供了排练室、舞蹈房、党员活动室,并下拨资金10万元,为艺术团购买演出服装、道具和音响设备。从此,“草根艺术”有了“家”,演员们也有了展示自己才华和为群众演出的舞台。
党员带头传递“党的声音”
“我的成绩里面也有蒋红岩的一份!是他让我的思想觉悟和演出水平迅速提高。”高荣侠说。在党支部委员蒋红岩的帮带下,高荣侠组织编演了《洪泽湖渔鼓》《渔鼓飘香》《花鼓舞》《偃王锣鼓》和《半城美》等弘扬正能量的文艺节目,受到群众的喜爱。
原来,草根艺术团现有演出人员68名,其中党员15人、入党积子20人。为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该党支部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的理念,按照“德艺双馨”的要求,全面提升演员的综合素质,开展党员演员带领结对群众演员的“一对一帮带”活动,产生了“一人带一队”“一队带一团”的良好效应。
“骨干党员在戏剧编排、演出过程中,冲在前、做在先,处处发挥表率作用。”王广业告诉记者。
据悉,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期间,草根艺术团党员创作了《老两口学党章》《“两学一做”树党风》《“两学一做”促进前洼大变样》等作品,让原本相对单一的学习教育形式鲜活生动起来,使广大党员在欢声笑语中提升了党性。
党建文化让非遗“国宝”进万家
草根艺术团党支部在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文明新风尚的同时,还配合当地文化部门对洪泽湖悠久的渔家文化进行挖掘。
该团深入湖区走访原始渔鼓舞表演者,用数字技术记录整理洪泽湖渔鼓舞相关资料,帮助拍摄申遗专题片,开展渔鼓舞传承和进校园活动,促使该项目于2014年11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由于原生态的渔鼓舞历史悠久,表演形式较为抽象,与现在生活差异较大,原汁原味的表演,群众关注度不高,推广难度较大。”王广业告诉记者。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草根艺术团党支部一班人,按照大众化、精品化、时代化的要求,将原生态渔鼓舞与现代渔民生活相结合,编排了一系列深受群众欢迎的节目,《半城渔鼓》和《渔鼓闹春》分别荣获省文化厅和市文广新局优秀节目奖,并荣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全市优秀展演奖。2013年,草根艺术团党支部被泗洪县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2015年被省妇联授予省“最优女性组织”,同年被市文广新局授予全市“十佳文艺团队”;2016年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并被列为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试点。
“草根艺术团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党建凝聚活力,通过歌曲、快板、渔鼓舞、说唱等形式,推动文化党建和党建文化互促互融、快速发展。可以说,党建为‘草根艺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半城镇组织委员陈雪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