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你还在梦乡的时候,他们已经踩着晨露赶早班车来开6点半的早会了;当你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处理文件时,他们却在千米井下潮湿闷热的工作面劳作;当你迎着夕阳下班回家时,他们升井后仍在清洗脸上的煤灰……他们就是矿山的采掘一线职工。采掘区队的职工大都是附近村庄招工上班的,技校毕业、部队转业上岗的年青人多是矿工子弟,让我们撷取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孔庄煤矿综采二队的几名代表,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默默无闻的冯建峰 50多岁的冯建峰,家住大屯镇冯桥村,1987年经招工进矿,在采煤队一干就是三十年,干过支架工、出口工等很多工种,由于好学、心细,后来干了井下电钳工,负责小班的机电运转工作。
冯建峰平时话不多,但是出勤多,几乎不休班,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地耕耘在一个又一个工作面。每天一到工作面,冯建峰先检查溜子、皮带,给齿轮箱加油,发现异常情况,听到异常声音就仔细查找原因,解决问题。今年以来综采二队回采的8203工作面,受落差7m—11m的F24断层影响,机头全岩19架,而且矸石变硬,煤机直接截割非常困难,经常会造成压链销脱节。脱节后恢复可是个力气活。冯建峰需要兄弟们的配合进行紧链条,更换锯齿环。冯建峰虽然负责技术方面,但干起活来从不拈轻怕重。尤其是煤机坏了,需要更换一两吨重的行走箱、摇臂、滚筒等大部件时,冯建峰总是默默地挑重的地方抬。随着井下设备的智能化不断升级,开关早已从原来的120、225,变成8组合,煤多过载,开关不吸合,紧盯在一旁的冯建峰赶快进行复位。“现在井下设备更新换代快,我还要多研究学习。”冯建峰说。
冯建峰回到家中忙前忙后,家中妻子多年重病,还要照顾重病卧床的老父亲,生活的艰难他总是笑脸以对,家务活、农活一样也不落下。
说话“刻薄”的张洪建 “我带班就对弟兄们的安全负责,就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工作上丁是丁卯是卯,下班还是好弟兄。” 综采二队跟班队长张洪建经常这样说。2002年参加工作的张洪建,个头不算太高,嗓门却不小,干起工作来六亲不认,工作中说话“刻薄”是大家公认的,在生产管理中只从工作角度出发,不留人情是他工作的原则。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张洪建的身影。元月7日夜班,工作面26#—39#架断层处漏顶,由于压力大,造成顶板十分酥软,支架歪斜严重,生产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面对十分危险局面,张洪建仔细观察后,安排运方木、半圆木和配合的人员后,身材瘦弱的他冲在前面动手接顶,一干就是近9个小时,满脸黑亮,全身湿透……弟兄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确保了接顶工作的安全、快速完成。
在过Fg3断层期间,身为跟班队长的张洪建,几乎天天跟班,天天延点,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带领班组职工兄弟战断层、斗险阻、保安全、促生产。
眼明手快的姜高峰 1991年出生的技校毕业生姜高峰,2010年到矿实习以来,勤学好问、干活实在,喜欢钻研,受到队里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去年4月份被提拔为生产班班长。
勤观察、多思考是姜高峰的习惯,谁有经验开车,谁有技术,谁力气大干出口工等等,如何合理的分工心中有数。50岁的付长启负责开车,老师傅仔细有经验不洒煤;同龄人刘赛年轻割煤有经验……尤其是碰到漏顶需要接顶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姜高峰根据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和技术特长进行分工,自己更是冲在前面,齐心协力,互相鼓励,争分夺秒,安全高效保质完成工作任务。
他们只是一线职工的代表,吃苦能干是他们的特点。这就是我们可敬可爱的矿工师傅,他们胸怀宽广、他们品质淳朴、他们意志顽强,他们是矿山最可爱的人。(张亚莉)
地址:江苏徐州沛县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宣传科
姓名:张亚莉
邮编:221600
电话:0516-89036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