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笔者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了新景公司通风工区一队会议室。稍等片刻后,采访对象王建武走了进来。
为使王建武尽量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采访,笔者便与他闲聊起来,而没有直接进入采访主题。
“刚才你进来时,手里拿着一本书,看来你很爱看书啊。”笔者说。
“平时没事了我喜欢看看和工作有关的书,为自己‘充电’。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先进设备和技术更新很快,不学习的话,很快就会落伍了。”从王建武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求知欲望和憨厚朴实。
1998年从阳泉煤矿高级技工学校毕业之后,王建武被分配到新景公司通风工区一队工作。带着对矿山的好奇和憧憬,王建武一路走来,这一干就是18年。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刚参加工作时,王建武每天跟着师傅郭录仁下井,到现场学习工作流程和操作要领。有一次,平时对工作要求严格的郭录仁突然问王建武放炮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细节,王建武没有回答上来。郭录仁便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讲解,以便王建武能够尽快独立上岗。过了一段时间后,郭录仁又找到王建武,语重心长地说:“徒弟,你的路还长,要好好干。从事了这份工作,就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放炮作业关系到整个井下工作地点的安全,来不得丝毫马虎。记住,装进自己肚子里的知识,别人想拿也拿不走。”听了师傅的话,王建武羞愧地低下了头。
那次提问给王建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来,他时常会想起师傅郭录仁的教诲,坚持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王建武被集团公司评为爆破工高级技师,每月享受新景公司给予的500元津贴。
人人都说在煤矿上班苦,但王建武一参加工作就奋战在井下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2015年5月的一天,王建武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芦南轨道巷工作地点,查看现场、停电、铺线……突然,他听到身后机电设备又响起了轰鸣声。如果在装炮作业时送上电的话,很有可能会因为漏电而引爆雷管,发生爆炸事故。于是,王建武立即停止装炮作业,与当时负责施工的掘开工区开拓队负责人沟通:“赶紧断电,我正在装药,送上电的话,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了事故到时候谁负责?”直到确认断电后,他才又接着装药。正是在工作坚持原则,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王建武参加工作18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采访过程中,听到王建武说的最多的就是“安全”二字。是啊,在煤矿工作,必须处处小心、步步谨慎。事故猛如虎,所以任何时候都必须紧绷安全弦。多年来,王建武时刻将“安全”牢记在心,坚持按章作业。2013年3月的一个四点班,王建武在芦南420回风巷完成放炮作业后,进入工作地点,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有雷管没有被引爆。经过细致排查,他发现是防爆型引爆器已用完电,无法引爆剩下的雷管。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多,王建武与下一班作业人员现场交接班时,借用下一班作业人员的防爆型引爆器,重新连线、铺线……待他将残余的雷管引爆并升井后,已是凌晨四点多了。高度的责任心,使王建武在工作中严谨细致、认真负责,从不因图一时省事而埋下安全隐患。
采访结束时,王建武笑着说:“昨天我是零点班,今天可以陪陪孩子,这不,学校要组织运动会,我也参加参加,家庭工作两不误嘛。我相信,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企业的生产经营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朴实的话语,平凡的事情,折射出王建武对所从事工作的热爱和对企业的无限忠诚。
“王建武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学习、肯钻研,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就一门心思地钻进去。在工作中也很认真,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新景公司通风工区一队队长崔江峰这样评价王建武。
工作中,王建武从来不叫苦喊累,遇到问题总是冲锋在前,他以一名煤矿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对矿山的无限热爱,在默默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十里矿山,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千米井下。
18年,王建武一直在通风工区一队工作;18年,王建武一路走来,通过努力学习,获得了高级技师职称;18年,王建武坚守自己的原则,坚持安全作业……18年,代表的是王建武的过去,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只有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立足本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工作,无私奉献,才能使过去的成绩延续、为煤矿建设继续出力、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此次此刻,我们也许正在办公室里喝茶,也许正在家里陪伴孩子玩耍,也许正在逛街购物,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可敬可爱的煤矿工人还在井下,为了企业发展而奋斗着,为了这个大家庭的美好明天而默默付出着。(通讯员 薛峰)
联系QQ:821211856
地址:阳泉市北大西街5号阳泉矿工报社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