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50|回复: 0

副厅长“痛心”为何可发一笑

发表于 2010-4-1 20:48: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传德日前说,部分学生过分关注薪酬和就业区域,“有业不就”、频繁挑选岗位等现象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东方早报发表张鸣的文章:现在中国人让自己的孩子读大学,基本上是指望孩子毕业后找个白领工作。如果大学毕业只能出校门即奔建筑工地,或直接奔了清洁队、澡堂子,那么,我相信,一百个父母会有九十九个不让他们的孩子读书了。即使在发达国家,大学教育已经普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依然是白领工作。何况中国?别说大学生,就是我们的城镇一般就业人口,特别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居民,宁可下岗在家待业,也不会去做清洁工或者建筑工的。如果城镇居民肯做这种工作,城市里的这些工作就轮不到农民工来干了。也就是说,从来都不可能有职业人们就必须就业的,挑选工作是必然的。我相信,如果厅长大人的子女今年大学毕业就业,也断然没有可能找个蓝领的岗位。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买方市场,岗位挑人,不是人挑岗位。相当多的毕业生,就是想过分关注,也没戏。一个好一点的岗位,成百上千人争。争到最后,即使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最后也非常现实了。大学生就业难,已经难了十几年了,大学生早就没幻想了,早就没把自己当天子骄子了。济南的大学生,为了获得一个铁饭碗的名额,连掏粪都干了,他们还有什么可挑的?作为一个主管教育的厅长,在这种时候做这样的指责,轻了说是不靠谱,重了说,就是根本不负责任,站着说话,不嫌腰痛。

    小蒋随想:就业这种事也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剃头挑子一头热没用。不少学生只认钱途,的确很现实。但现实的另一面是,谁也不是傻子。逼到一定份儿上,先找个活干,有口饭吃再说,是脑袋正常者的必然选择。否则,也不会出现蚁族群租了,花几百块钱租房虽然寒酸,但钞票显然不是大风刮来的。正因为低薪岗位对许多大学生只是解决燃眉之急,也决定了人家必然要骑驴找马,一两年内换单位。人往高处走,凭什么对人家指指点点?另一方面,如今许多社会单位十分欠缺涨薪机制,人力资源部门极讲成本核算,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纯粹是为了打杂,或是做最普通的文员,压根儿就没打算给其提供上升的空间。对一些单位而言,非重要岗位就是成本至上,就是要“刷人”,新人虽然缺少经验,但相对于低成本,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一些单位人员流动性大,并不全是员工好高骛远,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确实存在低薪的挤出效应。这位教育官员自称“痛心”,却看不出疼到了点上,真是可发一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