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襄汾县南辛店乡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笑声不断,快板、戏剧、合唱……交织成一曲天籁之音,快乐的老年人用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为自己的夕阳红活动中心庆祝十五周岁生日。
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成立于2002年,由襄汾县卫生局原副局长退休干部刘学智组织创建,成员都是本村和附近村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员、60岁以上村里的老年人。夕阳活动中心以“快乐、健康、奉献、长寿”为宗旨,坚持每周二、周五活动。活动的内容有:学习科学保健、法律常识、时事政治、举办书画知识讲座、排练文艺节目、下棋、打扑克、玩麻将、为村民、学生办好事等。
15年来,在刘学智的带领下,活动中心共举办2000多次活动,3万人次的精神文化活动,学习有关文章3100余篇,学唱歌曲和戏剧唱段400首,极大地丰富了广大老年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为社会增添了正能量。
一、创办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丰富老年文化生活
他退休回村后,见到一些老朋友“冬天撵太阳,夏天追荫凉”的凄惨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便有了为老年人找点乐趣,办点实事的想法。他先在自家门口制了一块黑板报,刊登国内外大事和科学养生知识,隔三差五更换一次,他的黑板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看者,人们看后谈论国家大事、研讨科学种田以及疾病防治等,这里成了老年朋友学习知识、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老刘看到了黑板报的凝聚力,看出了老年人对学习、娱乐的渴望。
刘学智同志从中央电视台办的“夕阳红”栏目受到启发,便和老伴商量将自家新建的二层楼房腾出来,自费2000余元,进行了粉刷、装修并添置了桌凳、书架,购置了象棋、麻将、扑克、羽毛球拍等各种活动器材,又召集了几个老朋友帮忙制作了板胡、二胡、鼓架;自费订阅了《健康生活报》、《天津老年时报》、《夕阳红》等报刊;加上退休干部和教师们的捐书600多本,建成了像模像样的“北贾村夕阳红活动中心”。2002年的正月十五正式挂牌时,积极热情的老村干部关香兰高兴地编了一首小诗:“刘学智品德高,为咱老年把心操。新建楼房他不占,老年活动在里边。做板凳、置乐器、多项开销他自支,捐书订报他领先,真是咱们的好领班。”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都夸关香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活动中心以“快乐、健康、奉献、长寿”为基本宗旨,坚持每周活动两到三次。活动开始首先学习老年人修身养性、科学保健、法律常识、家庭和睦、邻里相处等方面的知识。在一套适于老年人的“拍打操”或“医疗保健操”过后,大家开始娱乐活动。教唱革命歌曲,排练文艺节目,下象棋、打扑克、打麻将,团结和谐,俨然一副老年乐园图。令人欣慰的是,老人们用所学的科学养生知识,指导生活、健身锻炼、治疗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年近八旬的老退伍军人李百顺患冠心病多年,以前不断发作,生活失去信心。参加活动后,心胸开阔了,也学会适度锻炼了,病情逐渐减轻。
在活动中心刘学智是组织者、领导者,更是服务者。除日常提水、洗杯、打扫室内外卫生外,还帮扶上下楼梯不方便的老人;老年人去厕所不便,他就在二楼的一个角落挂起围帐,中间放个尿桶,活动结束他倒掉,洗刷干净又放回原处;老刘自备一套理发工具,常年为老年人义务理发。他多次往返县城,为本村和邻村的150多位老人代办了“老年优待证”。在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前,他连续三年组织医护人员为老年人义务体检800余人次,并针对病情拟定了治疗或进一步确诊方案。
二、让老年人活得有尊严 传播孝道
在搞好村里老年人活动的同时,他还大力宣传“孝道”。他自费把《孝道试卷没及格》、《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等有关“孝”的文章复印给全村家家户户。还经常组织村民观看《伦理讲演录》和《弟子规》等传统教育片。村里老人过寿,他总要写一篇贺寿主持词,大讲孝道,教育村里年轻人要尊老敬老,如他在梁淑兰老人七十寿庆的典礼上说:“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一个人的道德与修养就看他对父母的态度就知道了。如果对亲生父母都不孝顺,这个人就不会是个仁义之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希望咱村的年轻朋友们孝顺自己的老人,为自己的下一代做出榜样,让孝顺在咱村里处处可见,代代相传……”同时还把孝顺老人的例子编成节目,在寿庆活动时演出,刘凤莲过80寿辰时,他就组织编排了“夸夸百林母子俩”(百林为刘凤莲儿子)节目演出。把好人好事编为节目演出,在村里引起了巨大反响。
夕阳红活动中心的原文艺骨干关香兰辞世周年,老人们为了缅怀那位多才多艺并情系老人的女“干部”,特意邀请了她生前的好友、同学,她的丈夫以及5个儿子和5个儿媳都来参加,演出了她生前编写的部分剧目。临辞行前,关香兰的大儿子代表全家,为夕阳红的老人捐助了500元钱,并一再叮咛,这只是为了支持夕阳红的发展。李百顺的儿子长年在外“干事儿”,家中的老父亲有个头疼脑热,他都要往回赶。这虽然是儿女应尽的义务,可老父亲平时没有什么消遣的事,才是最令他头痛的。自从父亲参加夕阳红以来,人精神多了,就连病也很少犯了。这不,前些天他给父亲买了把二胡,老人就“吱吱呀呀”拉开了。他顺便去了趟村里的“夕阳红活动中心”,看到老人们其乐融融的感人场景,他欲语凝噎,默默地从身上掏出100元钱。老刘推让时,他说,我是奉献给“夕阳红”的,你们奉献了那么多,我也要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如今孝顺成了北贾村的一种风尚,2006年,北贾村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
三、发挥老年人自身优势 服务乡村
为了充分挖掘北贾村较为丰厚的文化资源,他带头成立了村老年书法协会,体育协会和乡戏剧舞蹈协会。书法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和书法展览,目前已开展活动100余次,展出作品200余幅;2009年北贾村被县上评为“老年书画之村”。身为村书协主席的他,又被选为乡书画协会秘书长。“老年体协”不定期地组织台球、乒乓球、扑克、象棋等项目比赛,大大活跃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他还牵头成立了乡戏剧歌舞协会,每半个月活动一次,大大提高了村民戏剧歌舞演唱水平。2001年春节县上组织戏曲比赛时,该协会就有多人参赛,并受到县、乡领导好评。乡书画协会在他的带领下连续两年被县、市授予“书画先进乡”。
村里要编写村志,成立了“村志”编篡小组,他带领几位老年人加班加点广泛收集资料,调查走访,“抢救”资料,给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志发信致函,征集资料。十多万字的《北贾村志》已定稿印刷出版。
村民常去邻村福寿村赶集,但道路特别难走,他带领夕阳红老年人连续整修了几年,累计达8公里。村小学建在村外,他每年都在下雪之后趁孩子们上学前打扫路上的积雪,学校把感谢信贴到了他的家门口。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他组织活动中心的老人们赶排文艺节目,到学校与全体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乡党委和当地村民的一致赞扬。他本人被评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本村在天津离休的老干部贾改正得知刘学智的事迹后,感慨地写了一首藏名诗“积德之举,造福利民,善行乡里,精神可嘉。”表示对夕阳红活动中心的祝贺和对刘学智这种精神的赞扬。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刘学智先后被评为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市老龄工作先进工作者、市敬老好儿女、市农村老年体育带头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刘学智同志退而不休,无私奉献,以真挚的感情和辛勤的工作在自家小院谱写演绎了一曲感人的“十年春秋敬老情”。现在村两委班为支持“夕阳红活动中心”,让他们搬进大队新成立的“孝和堂”中,地方更宽敞了、更明亮了、各种设备更好了。我们衷心地祝愿西贾村夕阳活动中心越办越好,老年人越活越幸福,刘学智的事业能带动更多地离退休干部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来源:黄河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