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6|回复: 0

安监人的值班

发表于 2017-4-10 13:33: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候车
    时下的天气预报可真准呀,预报今天有中雨,一大早,淅淅沥沥的小雨便如期而至。
    7点15分,等候唯一通往本部的公交。对面加油站醒目大字“双休日直降3毛”的的广告雨中仍清晰可辨,只听咔嚓一声,一位由西向东的骑者应声倒下,电动车摔出2米多远,一男子趴在地上几分钟都没动静,出门见鬼,不是好兆头,“安全、安全”,我下意识地在心底提醒自己。同时也在心底多问了一句:仁兄呀,别怪我,加入早一点来监护,你还能摔得这么惨吗?
    纯电动的3路很快入站,不由分说找个空位坐下。时候不大,上来一位头罩白色透明塑料袋的中年妇女,不偏不倚就站在我的旁边,我斜瞄了一眼,没太在意,只觉得面庞黝黑,少顷,竟发现那里还散发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气味,实在受不了,便提前下车,步行前往厂区。
到了厂大门前,这才发现没有带员工卡,被刷卡机档在了门外。三名保安视而不见,只顾聊天,无奈,只好等其他同事来临好“借光”而入。可悲的是,那刷卡机好像对我有意见似的,开开合合,搞得我竟不知何时才能安全进入,因为害怕那家伙夹腿-----之前已经不止地发生了一次了,因此,入厂大门第一关要格外小心行事---安全第一嘛。
    接下来便是按指纹,时间显示8:05,正逢部长同到,仿佛生怕被指责,我连忙换上行头---胸卡、全套工作服、防砸鞋、红色安全帽,全副武装,急匆匆返回公交站,等待17路的到来。
    这17路可不是想等就能来的,空畅的遮雨棚下连我算上总共三个人在候车,右手边是一位披着雨披的环卫工,左手旁是位打扮入时的妙龄潮女,殷红的高跟鞋,足跟足有1寸多,出租车还未停稳,她便从台阶上迈出修腿,“小心呀,高跟鞋”,上车的瞬间,我心里嘀咕了一句,可怜,潮女对安全出行的意识浑然不知。
   下了17路再转30路需要步行好大一截,等我走到的时候,由于下雨,站里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乘客,两袋烟的功夫,30路姗姗来迟,不曾想在离站大约一丈远的地方停住了,对此,我闷闷不了,上车后免不了要问为何公交车不进站,女司机的回答让我再次印证了安全的重要性:“没看见前面有奥迪吗,保持距离。”噢,又是安全。
“责任,责任呀”。我再一次下意识地提醒自己。
    30路的车程大约20多分钟,闲来无事,看见不少人都在扣手机,我也下意识地掏出手机随意翻看,忽地,“人生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努力,而是选择”,没看清是卖啥的广告,反正觉得有道理:在企业上班,再努力也挡不住领导一句话,今儿让你干质量,明儿调你去挂男权,后儿又叫你去管能源,选择太重要了,但对我等普通工人却又是何等的无奈,”我在想。
   走进东区第一个事业部,我看了一下手机时间是9.10分,距离家出走已经过去了两个钟头。领导反复要求要按时到岗,东区8点半上班,我是迟到了呀,不过还好,毕竟安全。
二、上午
    刚进门,正逢一大群人从楼上陆续走下来,一问才知是刚刚进行完《安规》考试的事业部科处长、班组长们,表情不一。事业部总经理是刚上任不久的年轻人,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定的“每周五位领导轮流讲一课”政策也算是公司三级机构之新举,十点钟第一课就是对事业部三年之内入职的员工进行“安全管理”培训,看来这人领导对新《安全法》到挺关注的,只可惜,职责所在不能前往聆听。
    进入3月,国家电网公司的《安规》培训考试仿佛一夜之间风靡全公司。这里说所的《安规》是指《国家电网公司电工制造安全工作规程》,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电工装备企业应遵守的基本安全要求,适用于国网公司系统电工电气产品的相关场所工作人员。分综合、装配、检验、表面、绝缘、焊接、机加七大类,试题库总计不下7000道题,整个集团应试人员多达2700之众。仅以检测和试验作业类为例,各种题型多达1380道试题,集团要求80分及格、平均成绩必须93分以上,而且是闭卷考试,堪称史上最严阵势。可人非最强大脑哇,那么多题咋记,大规模的全员培训与考试难度可想而知,难怪有人神经了、有人快崩溃了。。。。。
     三楼楼梯口处“有位有为,有为有位”八个醒目大字迎面,仔细看下面还有几个小字:吃苦、吃亏、吃气、担风险,我知道这是国网提倡的实干精神,不过我以为用在安全员身上还是蛮合适的。
再向里走,偌大的厂区寂静的几乎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偶尔,戴着安全帽的叉车司机驾驶着一辆载物叉车缓缓驶过,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一点生产的迹象。
    复合绝缘子事业部安质处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质量宣传记录本》,扉页上赫然写到“没有质量就没有工作”,质量就那么重要?难道企业不安全就有工作了?真是干啥吆喝啥,简直是胡扯,可惜这一点安全人就没有看到,被人家抢占了先机,悲哀,实在是悲哀。
    临近11点,客服中心安全员打来电话,说有事请教,我便起身告别,前往综合楼。安全员边送边说:“这时段最危险,我得到车间看看”。出门前,我顺便去了一趟黑咕隆咚的卫生间,“真是节能啊,连灯都不开了”,一个念头闪过。
在客服中心安全质量部,我见到了去年公司“三定”从生产安全部支援而来的吕工,毕竟一年之前曾经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说实在的,自吕工调入客服以来,策划、倡导、组织、实施了多项现场安装的安全专项活动,尤其是宣传方面连公司领导都大为赞扬,联想到客服中心一把手曾经诚邀我到客服主管质量和安全却被我无言无情地拒绝了的事儿,心里不免愧歉之意。
    吕工平日里总是笑呵呵的,办事不慌不忙,又有条理,一副不耻下问的神态显得更加平易近人。
    两人能很快便进入了主题,关注国网安规“指尖作答”一事的进展。
    吕工边说边打开文件夹,逐条详解将“客服中心安规手机答题实施方案”。本年度国网安规抽调考名义上是生产人员全覆盖,并不特指现场安装和检修人员,公司在国内外项目有几十个,人员高度分布在不同地区,显然要招回这些人回公司考试即不合适,也不现实,又增加路途开销,职工心里还不乐意。但每天将近300人出差在外,实实在在地面临着“三高一起两毒“(即高气压、高油压、高电压、起重作业、SF6气体充放作业和油漆作业)的危险,必须进行安规培训和考试。但如何把《安规》抓实抓细,让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永驻境内外现场安装人员心头,解决这一矛盾成了头痛的事情。
   还真别说,他们借鉴2016年“两学一做”手机答题模式,突发奇想,打算利用新媒体共享软件,自费注册一个类似于微信公众号那样的平台,每日发题,由软件自动判断对错,自动统计分数,实现高度分散的企业员工不进考场、不用动笔、不分地域,在千里之外也能如期进行《《安规》》培训教育和考试。
    我对此大为欣赏,并建议将单选、多选、判断三种类型的试题在考试之前发下去,要先练习,最好定时、定量,绝不能一次性发100道题,不能成为负担;要考虑为现场员工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想办法提高学习兴趣;搞成竞赛形式,以赛促学、以赛促懂、以赛促练,体现参与效果;还可以成为茶余饭后甚至酒桌上的新话题,不用死记硬背;必要时还可考虑发红包奖励等等。   
    “指尖作答是件好事,但好事要办好,还要再细化。”
    “这样,令人生畏的安规考试就搞活了,好呀。”吕工愉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并说下周一向负责操作的人传达。
中午进餐时,偶遇客服中心西北项目部经理,多年的老朋友了,一番简短的寒暄之后,边吃边天南地北地侃大山。期间,自然也谈到了日本人。他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曾任机构分厂副厂长时,一次接待日本浜川崎工厂质量部长参观装配现场,满以为刷了自流平的地坪漆、明窗几净的装配环境能博得日本人的高度赞扬,却不曾想那位日本部长只说了一句话“像这样的产品,我一台都不要!”
     惊诧之际,忙问个中缘由,“这里光线太暗、那里工作案子上全是剥了皮的线头,还有零部件摆放不安全......”,日本人慢条斯理地娓娓道来,听得一群人都傻了眼了: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这么细,原来日本人考虑的不光是质量、还有安全。
     一席话,说的我直佩服。
三、下午
    下午,继续监督履职。厂区更加静寂,不是传来两声春鸟的清鸣。
    液压机构车间南门大开,两个厂家模样的人正在指手画脚地比伙着,原来是百万伏产品液压碟簧机构新到的压簧工装准备就位,几名工人正在商量如何将两桶各170公斤的液压油从面包车里卸下来。
    “按公司操作规程办,注意安全”,见有工艺人员在场,我嘱咐完,便径直向隔壁的隔离开关车间走去。
    “看俺工人加班挣钱,领导也眼馋?”老远就听见库房班的老孟冲我高声喊着。走近后环视,这才发现4000多平方的现代化厂房半跨灯火通明,老孟三个人正在装卸一批急活,另有7、8个配线女工听着音乐干着活,独不见班头。
      当我问她们为何要戴安全帽配线时,回答“有规定”,再问,则答工作区域上方有行车经过。
    “实际上根本没必要。吊车吊活儿走的是交通道,哪有从头上经过的呀?这都几十年了。戴一天帽子,头压得难受,领导,可不可以申请俺们配线工不带安全帽啊?”一位女显然未把我当成领导,说了真话。
     其实,说心里话,我对此也早有看法,还曾将向度娘请教,试图找到权威的依据,让姐妹们解放头颅,为此还写过一篇文章,也曾向部门前领导专门提过,但一切都是徒劳,如此,只能无语,抑或是再次陷入沉思。
新成立的GL车间安全员电话催我过去喝茶,我虽心里犯着嘀咕:安监人值班岂止就是喝茶?但还是快步赶了过去。正谈着,事业部的副总进屋,说你们安全值班连个固定的办公室也没有,中午也不能休息,够辛苦的。
    “麻雀满天飞总有落脚的树杈。”我谦虚道。
     “总共几个人?每周都来?”
     “8人五大业务。”我随口说了句。
     “还得要干活儿”。话落人没。
     其实,说是8个人,可1人管消防、1人管职业卫生、2人管环保,2人管能源,真正管安全的也只有2个人呐。是啊,人不在多少,在工厂不干活哪行?不论是领导和员工,那么多基层安全员如此,作为公司安监人干好本质还不算,还得要监管。不是说履职尽责吗,值班在岗本身就是履职,但是否尽则就因人而异了。否则,搞不准触犯哪一条捞个渎职罪够喝一壶的。
    “我运动,我健康”。看着路边第九套广播体操宣传横幅清晰的几个大字,我随便套用了一把“我值班,他安全”,不知是否合适。“技术是资本,没有技术再好的配件都是垃圾。”忽然想起这样一句话,用在安全管理上,应该是挺恰当的。
四、返程
     不知何时,雨停了,空气中弥散着淡淡雨后的清新,漫步在花园式工厂宽畅的中心马路上,为之清爽。
     企业文化宣传橱窗前,我放慢了脚步,不知何时这里已换了新的内容。我饶有兴趣地逐一快速浏览着,4+2、3+1、三个布局、四大体系,不知何意,“家风”中赫然列着“爱家、护家、兴家、敬家”,就是不见“安家”。----咦,不是说安全第一嘛,为何企业文化宣传橱窗不见安全文化踪影?难道企业文化不需要安全文化?或者说安全文化不属企业文化范畴?真搞不懂。
    “显然是文人之作,不接地气的东西!”,我心底的狠话差点骂出口。
    当再次经过公司大门口时,看到那花了几百万元、数千公里分两车请回来的、已经静坐多年的镇厂之宝---泰山石,猛地想起曾经有位领导让我酝酿题字,不管4字还是8字,那可是一字千金呀,我难为了好几年硬是没敢接招,此刻又隐隐地感觉到,无论刻啥字,“安全”二字肯定不会出现,因为----俗话不是说头发的黄与黑不一定都是染的,公司加大业大,浪费点不算啥,就像扔一张废纸。安全只管积善行德,平日里人是看不见的,或许只有当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得,啥也不说了。
     天察黑十分,飘飘洒洒的春雨又开始下了起来。
     乘上返程的公交,伫立在拥挤的车厢内,恍恍中,美女司机右臂上红底黄字的“安全员”三个大字跃入眼帘,“开好车就是干好本职工作,还用监管他人吗?”我在想。
     如果不监管,那她带袖标干啥?由她去吧,兴许全国的公交车司机都是这样,谁知道监管谁。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温暖的小家,换鞋、脱衣,在摘帽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安全帽居然过期了。
     唉,这一天值班,真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