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领导干部把好为官做事的尺度当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无私、无欲、无求,把好权力的尺度。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或大或小的权力,为官做事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如何用好手中的权力。少数领导干部在权力面前往往很“任性”,把握不好权力的尺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私心太重,把手中的权力用来谋取私利。无私方能无畏。一旦权力为私心左右,一旦权力改姓“私”,就会看不清尺度,最终难免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领导干部为官做事还须接受权与情、权与欲的挑战。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但领导干部之所以成为领导干部,就应当比一般群众更善于处理私人情感、把控个人欲望。古人云,无欲则刚。只有把好情感闸门,杜绝各种贪欲,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使用好手中的权力。领导干部自身品位决定着权力尺度。品到高时当无求。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服务他人,服务群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此心理才能获得平衡。如果为官做事只考虑索取,在权力面前就会迷失方向。
慎独、慎初、慎微,把好纪律的尺度。不可否认,在台上,在公开场合,领导干部要想把好为官做事的尺度并不难,难的是在台下尤其是单独行事时。单独行事,没有了监督,没有了约束,对每一位领导干部而言都是一种考验。这需要领导干部自身的定力,做到心中有规矩,心中有纪律,这样才不至于在权力面前犯糊涂。领导干部上任之初,一般都很谨慎,头脑也很清醒,为官做事的尺度也容易把握,但时间一长,尤其是官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重时,规则意识往往会淡薄,纪律观念往往也会淡化,久而久之权力就容易“任性”。领导干部要能把握好为官做事的尺度,从走上领导岗位那刻起,就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把党章党纪、《准则》《条例》刻在心里,坚持做到不该用的权坚决不用,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惟其如此,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应有的政治本色。领导干部为官做事还应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少数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都有一个渐变过程,往往从一张购物卡、一个小红包、一次无谓应酬开始,结果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因此,领导干部须时刻把握好纪律的尺度,用党规党纪严格要求自己,切实规范好为官做事的小枝小节,约束好自己的一言一行。
知法、依法、守法,?把好法律的尺度。现实生活中,有少数领导干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开拓”,干事创业风风火火,说一不二、立说立行,很能打开局面,但往往以无视权力运行规范、无视组织和群众监督甚至无视法律法规为代价。在他们眼里,自己的话就是规矩,就是法律,这种把自己凌驾于集体领导之上、凌驾于组织纪律之上、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的做法,到头来都难逃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领导干部要用好手中的权力,不仅要把握好权力的尺度、纪律的尺度,更要把握好法律的尺度,切实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知晓法律、崇尚法律、敬畏法律,严格依法用权、依法办事,严守法律法规,应成为每个领导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委政法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