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0

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监督

发表于 2017-4-10 19:44: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广东省原纪委书记朱明国落马后,悔悟说,过去一听说有人监督,就觉得组织不信任他,但现在感到,“其实有人监督、有人看是福,没人看、没人想看、没人敢看是祸。”
  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事实警示我们,拒绝监督是走上违法违纪道路的起点和诱因。许多因堕落腐败走向违法犯罪的人,在自己的悔恨书中,基本上都有一条共同的原因教训,那就是要么悔恨事前事中无人监督提醒,要么置他人和组织监督提醒为耳旁风。有的同志总认为监督是挑刺儿、找碴儿,将上级监督看作对自己不信任,将同级监督看作跟自己过不去,将下级监督看作是吹毛求疵,面对监督浑身不自在,想方设法逃避监督、对抗监督,追求没有约束、无法无天的“自由”。对于朱明国来说,当他明白“有人监督是福”的时候,自己已经身陷囹圄,难免悔之晚矣。但对于更多的党员干部来说,从“有人监督是福”中读出悔意、读出真意,显得多么重要。
  透过一些即便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却依旧没能约束和控制住自身言行,走上违法犯罪的事实,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信任不能代替和取代监督。仅靠人的自尊、自律、自省、自警,并非完全管用有效,必须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双轮驱动。因为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外界的各种诱惑考验面前,有些时候往往难以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会败下阵来、成为俘虏。在自身定力羸弱和疲软的时候,就必须借助和依靠外界的监督力量来助力发威。因为只有自觉接受外界的监督,才能使我们保持更加清醒理智的头脑,及时警惕并消除各类细微毛病的存在和滋长,防止小恙诱发大病、小节走向失节、小患引发大害。
  “木受绳则直,人守规则正”。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监督,是胸怀宽狭、情操高低的分水岭,是检验党性强弱的试金石,也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监督提醒永远是一副防腐剂、一张防坠网、一把保护伞,也是管住权利任性的“秘方”。为此,作为党员干部,除了要“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外,还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养成“有权就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自觉,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性用权、恣意妄为,而要珍惜权力、敬畏权力,把“有人监督”视为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是自己健康成长的“护身符”、“安全阀”,把“有人监督”当作权力运行的自觉与铁律,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敬畏之心使用权力,要习惯在监督下用权、工作和生活,时刻把能够接受监督提醒当成是一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福利和待遇,习惯监督、走进监督、接受监督、欢迎监督、配合监督,在接受他人监督提醒中“一日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讨问题、纠改问题,实现成长、获得进步,赢得尊重。因为一个人有了监督提醒,才会更清醒、更理智、更谨慎,才能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如此方能让人生幸福,为人民造福。

来源:党建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