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喝一碗垫底的“酒”(青年观)
2017-04-11 吴储岐
意气风发不等于肆意任性,成长的道路还需要沉淀和磨练、需要原则和底线
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有一段场景:李玉和即将要赴宴斗鸠山,临行前李奶奶以酒送行,李玉和举起酒碗铿锵念白:“妈,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随之一饮而尽。战争年代,革命者的豪情壮志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李玉和的这碗垫底酒,对于当代青年来说,余温尚存、入口仍烈。
这碗垫底的“酒”要浓,讲究功底。书法传有“永”字八法,每一划都是根基,基础打得不牢,字便难上层楼。有的年轻人求学时吊儿郎当,不求上进,满嘴变相的实用主义,反而瞧不起优学之人;有的年轻人刚踏入社会,对实际工作不太上心,却一心钻营人情世故,还洋洋自得于处世之道;还有的年轻人尤其爱在白天做梦,口号喊得响,却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从不付诸实践。殊不知,欲成就一番事业,功底必须要过硬。马步扎得稳,才能成为功夫高手,不然三两招就露出了马脚。
这碗垫底的“酒”要绵,久久为功。或许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一些年轻人觉得成功有“捷径”,比如攀权附势、弄虚作假,游走于规则边缘。但这绝不是人间正道,更不是当代青年的“主色调”。小火熬老汤、慢工出细活,真功夫不是歪门邪道,也不是数日就能练好,而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慢的过程,功成之前,你所要做的就是坚持与等待。沉得住气是年轻人的第一等功夫,不半途而废,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会因慢而急,乃至泄气、沮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