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1|回复: 1

人民日报民生观:文明不文明,看毛细血管通不通

发表于 2017-4-11 22:52: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民生观:文明不文明,看毛细血管通不通
鲁  平
2017年04月11日05: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一个城市的文明体现在一处处温暖的细节

  

  部分北方城市,由于气候、经济等原因,公厕少、公厕脏、如厕难,是个老问题。近日,沈阳瞄准短板,宣布投入近9000万元,发起“公厕革命”。这种从细微处抓起的举措,让人感到温暖。

  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如何,往往体现在一些易为治理者所忽略的细枝末节中,比如老幼是否有人让座,行人是否红停绿行,自行车是否能畅行无阻,雨雪天打车是否不“挨宰”,内急能否顺利解决……走出家门,公共设施是否便利,能否带来市民的满足感、幸福感,体现着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高与低。

  前不久,笔者带年幼的女儿到南方一个城市,在机场看到了“第三卫生间”,很是欣喜,从从容容带女儿上厕所、换衣服、洗漱,完全没有了以往的尴尬。以前,带女儿出行,都只能是临时找一个面善的大姐带着孩子如厕,自己在外等待。去一些海滨浴场、游泳池,更衣、冲澡,每次临时“抓人”,同样是女儿害怕、笔者尴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小小的家庭卫生间,能给多少人带来舒适。

  不少地区都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城、文明村镇,并制订了数百项的严格指标。这是好事,然而,不少地方机械化、简单化理解上级部门的要求,有的甚至是曲解,把文明城市的创建,定位于对检查的顺利过关、暗访的“积极应对”,而非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群众幸福感的提升,把二者割裂开来。这样的管理虽然能靠强制带来表面的整齐划一,但却带不来人内心的遵从和谐。

  一个城市的文明体现在一处处温暖的细节。人血液的流畅,不仅靠大动脉,也靠毛细血管。同样,一个城市,路再宽,楼再高,如果细微处、细节处,不宜居、不便民,同样不可爱。比如,不少人在朋友圈吐槽,某地偌大一个机场,吞吐量超千万人次,居然连一个婴幼儿的安检通道都没有,无数人抱着孩子排着长队等候安检。这不仅是一个机场的不足,也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遗憾。

  在物质产品领域,我们早已告别短缺,开始追求品质、品位。在公共服务领域,我们同样需要升级,由粗糙到精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11日 16 版)

(责编:王吉全、文松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1 18:23:55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