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回复: 1

人民网评:扫尽“旅游乱象”令游客“尽开颜”

发表于 2017-4-12 00:33: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网评:扫尽“旅游乱象”令游客“尽开颜”
石朗渡
2016年09月29日13:2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分享到:

国庆将至,想散心又怕闹心。从游客在北京遭遇“非法一日游”因不满中途补价被扇耳光,到九华山假工作人员拦车兜售高价香,越是临近假期,各类旅游乱象越是迭现。而针对北京这起“非法一日游”事件,北京市公安局、市旅游委近日已发出通报:五名涉案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

“城市形象”与“旅游乱象”有反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与旅游业的供给能力更有落差。当舆论集中吐槽青岛“天价虾”、哈尔滨“天价鱼”、北京“非法一日游”时,折射的正是一种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是旅游业更糟糕了,而是人们需求游得更好更舒适。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无论看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还是境内外的旅游消费,中国都已经是第一大旅游业市场。可是,周围很多朋友都因为旅游体验的不满,相继被“挤出”国内市场,竞相奔赴国外景点。这里有拉力也有推力,但若任由国内旅游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不去做好优质服务供给,那么我们的旅游市场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就会下降,国内旅游者也会更多“溢出”。

法治已成社会共识,旅游业发展更离不开法治。旅游市场的交易往往是“一次博弈”,陌生人属性很强,交易事先识别难,事后追究麻烦,道德风险很高,因此,更需要有细致的规范,更有力的约束。

2013年,《旅游法》的颁布让旅游行业真正快速跑上法治化轨道,之后,国家旅游局针对低价游也出台了《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但法律条文本身不会“出击”,要让法律落地起跑,就要让执法力量更好地动起来。此外,从违法成本看,目前很多处罚未免“罚不当罪”。就北京对本次涉及“非法一日游”的旅行社罚款1万元来看,似乎很难弥补它对城市造成的负面影响,更难以对其他“黑色掮客”形成震慑。因而,当前尤需加大对各类“旅游乱象”的惩治强度和力度,令扰乱市场、坑蒙诱骗、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者不敢步前尘。

激活旅游业,无疑有助于提升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如何对待旅游业,就会收获怎样的旅游业。显而易见,二三十年来,国内旅游景点卖的东西几乎没有大的变化,木鱼还是那个木鱼,宝剑还是那柄宝剑,缺乏创意人文等的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旅游产业还有太多“落后产能”需被淘汰,有太多乱象需要被矫正,还有太多价值尚待被开发。600多岁的北京故宫成为新“网红”——其文创产品1年能卖出10个亿,就是个力证。

尤其是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将旅游业视为“支柱产业”,有一份“初心”就更不能忘了:旅游业的“支柱”不是靠游客收入、出行需求堆积起来的,而是由提供旅游产品方的文化、管理以及服务撑起来的,是在待客的吹毛求疵中撑起来的。如果只懂得从旅游业中一味索取,而没有对应的管理投入、文化投入、情感投入、服务提升,那此类“压甘蔗”的旅游生态不仅难以长久,更难以使游客满意。共同合力扫尽“旅游乱象”,方能令游客“尽开颜”。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11 18:37:5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