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2|回复: 4

科学家“华丽重写记忆规则”:以前的说法不对!

发表于 2017-4-13 08:59: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9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关于记忆,最新的说法是……以前的说法都不对!这个发现甚至让做出这一宣布的科学家们自己都倍感吃惊。美国和日本科研团队发现,记忆是这样发生的:人脑把信息“备份”,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记忆版本,一份供当下用,另一份则永久保存,带入坟墓。

  以前的说法是,先有短期记忆,然后慢慢转变成长期记忆。

                                       人类大脑神经模拟图。

  做出最新宣称的科学家们形容这无异于“记忆规则的华丽重写”,虽然他们自己对此也很意外。

  关于记忆,以前是这么说的:人脑的两个部分深度参与了对个人经历的记忆:海马体和皮层。海马体先制作短期记忆,之后逐渐转变成储存在皮层里的长期记忆。

  这个解释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当时有一位名叫亨利?莫莱森(Henry Molaison)的患者,在接受癫痫手术时海马体受损,丧失了储存记忆的功能,但手术前的那些记忆却还在。

  当时学者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解释是,这是因为海马体生成的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存入”皮层,故得以保留。

  然而,理化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回路遗传研究中心(Riken-MIT Center for Neural Circuit Genetics)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资料图:小白鼠。

  当然,他们的实验是在小白鼠身上做的,但据信也适用于人脑。

  实验本身之高、精、尖,细节可能外行不宜,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仪器和操作来观察记忆的形成过程,即脑细胞群对电击的反应。

  然后,研究人员用光束射入大脑来控制神经元的活动,就好比把记忆当成开关来开启和关闭。


  结果发现,记忆有两个同时生成的版本,一个在海马体,一个在皮层。

  实验室的那只小白鼠最初几天没有用皮层里的那个长期版本的记忆,因为科学家把它们的海马体内的短期记忆关闭后,它们就忘了电击这回事。

  但是,通过操作把皮层的长期记忆激活打开后,小白鼠们就记起来受过电击了。

  科学家们认为,长期记忆在形成的初期是不成熟或者是“沉默”的,而海马体和皮层之间的联系假如受阻,那么长期记忆就永远无法成熟。

  这说明,大脑的这两部分仍有某种关联,重心还是会随着时间推移从海马体向皮层转移。

  这项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目前还只是科学层面的发现,但这项发现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潜力不容低估。

  比如,它能够帮助人们更细致了解老年痴呆症患者脑子里在发生什么?是否还在生成记忆,是否生成的记忆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激活、调取?更细致的了解是去寻找相应治疗方法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0 22:29:49 | 查看全部
谢谢明军老师对科学奥秘栏目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0 22:30:45 | 查看全部
夜深了,祝您好梦。明天见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09:31:31 | 查看全部

回 1楼(笑看今朝) 的帖子

感谢董老师回帖!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09:31:58 | 查看全部

回 2楼(笑看今朝) 的帖子

支持专页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