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回复: 0

背街小巷最见城市治理真功

发表于 2017-4-15 15:16: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何勇海 来源:法制日报 
北京市日前发布《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动方案》,将利用3年时间,全面整治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背街小巷将设立“街长”“巷长”,选派街道、社区等党员干部担任。根据方案,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要达到“十无”,即无私搭乱建、无开墙打洞、无乱停车、无乱占道、无乱搭架空线、无外立面破损、无违规广告牌匾、无道路破损、无违规经营、无堆物堆料(4月12日《文汇报》)。


背街小巷,是城市主要马路后面的小街道、弄堂等生活空间。其虽然“背”而“小”,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大舞台、大空间,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舒适度、出行便捷度、呼吸清新度、耳根清静度。总之一句话,关系到老百姓的宜居指数、健康指数甚至是幸福指数。故而有人说,“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子’,而背街小巷则是城市的‘里子’”。每一个城市,无论是否正在创建文明城市,都应该努力扮靓每一条背街小巷。


在一些地方,背街小巷的私搭乱建、开墙打洞、违规停车、乱堆杂物、凌空架线等现象,成为困扰群众“家门口”的老大难问题,使得背街小巷成为脏乱差的典型。何也?那些地方的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往往只看到建设与整治通衢大道、公共广场、商业大街、公园绿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可以显示“大手笔”,可以做出“好成绩”,效果立竿见影。而背街小巷不仅不容易出成绩,反因人流车辆聚集而成为难啃的“硬骨头”。这种拈轻怕重、重表不重里的思维显然要不得。


实际上,城市管理、文明创建最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见态度、见精神。通过提质改造扮靓背街小巷,一方面可以暖民心,让老百姓觉得这才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困,搞起城市管理、文明创建工作,更容易让老百姓与相关部门“思想上合拍,行动上一致”;另一方面,背街小巷更考验相关部门的治理能力。“细节决定成败,大事起于具体”,问题错综复杂、利益盘根错节的背街小巷都能治理得井井有条,何愁整个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不能再上一个甚至几个新台阶?


于此而言,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完成核心区2435条背街小巷的环境整治提升,无疑是谋求科学发展、为民众办实事的举动。扮靓背街小巷也应该是其他城市进行文明创建、搞好城市发展的一大要务。不仅要改造背街小巷、亮化背街小巷,让它们全部焕然一新,散发勃勃生机,还可以因地制宜,尽量追求大多数背街小巷样貌不同、韵味不同、景致不同,各有特色,正所谓“一条街巷一处景,各条街巷景不同”。当老百姓身边的背街小巷都成为“文明街巷”,又何愁建不成文明社区、文明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