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4-15 20:13:50
|
查看全部
一座城市的民生担当
在徐州,人们不会忘记,曾经的棚户区平房破旧,面积狭小,道路坑洼,污水横流。
2008年以来,徐州抓住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机遇,采取了多元安置方式,妥善安置棚户区居民,认真贯彻落实并全力以赴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棚改任务,“十二五”期间累计改造棚户区2567万平方米,主城区集中成片的棚户区(危旧房)已改造完毕。通过落实一系列棚改惠民政策,20余万户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住房建筑面积由原来的人均10多平方米、户均30多平方米,增加到人均20多平方米、户均70多平方米。
同时,徐州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基本制度,围绕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目标,逐步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截至2015年底,市区享受住房保障的城镇家庭累计达13.69万户,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4.63%,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拥有房屋面积达43.65 平方米。此外我市还对177个老居民小区进行综合整治,60多万群众因此受益;持续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全市幸福家园示范小区达到54个,直接惠及100万市民。建成市民广场、奥体中心、音乐厅、艺术馆、规划馆等一大批功能性项目,有力提升了城市的基础功能,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随着高架快速路、徐贾快速通道等区域性道路的建成,城市交通状况大幅改善。全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日益健全,城市公共供水覆盖率达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近年来,徐州相继建立完善了残疾人教育、就业、医疗、保险、救助、康复等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12319城建便民服务中心和数字城管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和智慧系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多重举措,多年来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