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元素赋予活力
由于瓷画还处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其发展潜能还不为社会广泛了解,又由于它还处于工艺美术的范畴,所以其发展不尽如人意。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砚祖认为,时至今日,公众对瓷画的不了解仍是普遍现象,认为瓷画就是工匠的东西,跟纯艺术相去甚远,这其实是一种偏见。瓷画有釉上跟釉下的区别,釉上瓷画有粉彩、古彩、新彩、珐琅彩等,是在成瓷的瓷板上作画;釉下瓷画有青花分水、颜色釉、釉里红、釉下五彩、半刀泥雕刻等工艺,或一次高温烧成,或高温烧成后绘画再用低温烧制,瓷画的每一种工艺都是千变万化的。工艺绘画是一切民间艺术的根源,瓷画艺术是工艺跟绘画结合的纯艺术。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熊军,大学毕业后来到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他将高温色釉工艺大胆地运用到瓷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陶瓷语言,是景德镇新一批“中生代”的代表,这批“中生代”挑起了让陶瓷绘画成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历史使命。
熊军说,瓷画的艺术表达效果更优于其他门类的画种,瓷画是火、泥、釉跟绘画艺术的结合,是鬼斧神工的艺术,因为很多不可预测性,瓷画也是不可再复制的艺术品。陶瓷绘画所形成的艺术综合表现力,无论是语言形式表现的丰富性、色彩表现的丰富性、各种艺术处理、肌理表现的丰富等等,都是中国陶瓷艺术中最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式。
瓷画收藏日渐升温
尽管瓷画历史并不悠久,但其在海内外的极高声誉地位加之中国画的深厚文化底蕴,使其深受藏家喜爱。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品收藏越来越走入人们的视线,尤其是高端艺术品价格不断攀升,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了收藏家们竞购的热门藏品,并现身各类拍卖会及展览会。
熊军认为,当代瓷画艺术目前刚兴起,尽管在拍卖市场本来很受欢迎,但还没有引起大规模的跟风炒作。“瓷画本身工艺复杂,艺术水平和成本很高,现在市场价格是被低估的。从材质上看,瓷画有其特有的个性,如果以颜色釉为颜料,在烧制过程中,颜色釉会有变化。因为其创作和复杂的烧制过程中,有许多无法预估的因素,有可能导致失败,也不可能有两幅一样的作品出现。这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高艺术价值。”熊军说。
“从收藏的角度来讲,从前作画所用的颜料是矿物质颜料,现在用的是化工颜料,相对颜色浓艳,但浓艳里带一种阴暗的绿灰。在古玩界,对一些古瓷彩釉上以及釉边出现的类似蚌壳内侧的珠光样的光晕,称作“蛤蜊光”。一般30年以上的粉彩都有蛤蜊光,现代工艺也能做出蛤蜊光来,但做的和自然吸收的是不一样的。自然吸收的蛤蜊光,深的就吸收得多一点,浅色的地方就吸收得少一点;但做出来的蛤蜊光都是一个层次。现代的仿品,颜料与白瓷的衔接部分也可以做出蛤蜊光来,但做出来的有一种像过渡色的颜色赭石色,这是高锰酸钾造成的。”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郭文连介绍说,对于当代瓷画艺术市场来说,由于瓷画画家数量稀少,成功作品数量稀缺,瓷画作品艺术价值高,这些共有的特点,推升了瓷画价值,但在投资时需仔细辨别,以免买到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