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7|回复: 18

[转贴] 葫芦泉

发表于 2017-4-17 15:18: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山东石油分公司  薛庆儒

    村头的小河边,有一眼泉水。按理说河滩上的泉眼多属于沙泉,却不知为何,那泉偏偏是生在了河中的一块礁石上。准确说是被没入了河滩的礁石包围起来了的,在礁石中间硬生生长出的一眼泉。由于是生在礁石上的缘故,那泉上下并不是圆筒形的,偏在圆筒的中间部分,长出了一个小蛮腰,把泉眼在中间部分收了一下腰,使得那形象像极了村里人常种的葫芦,所以便得了个葫芦泉的名字。
    葫芦泉,名字好听,水也甜。好喝,是村里人对那眼泉水最真实的感受,所以村里老百姓都喜欢来这里舀水喝,即使是在村子里已经通了自来水的今天,村里的好多人家,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仍旧会拎着个不大的水桶,成为这葫芦泉的常客。水甜,烧开后只有极少的水垢,使得葫芦泉的泉水成为了泡茶、熬制稀饭最好的水,加之经济实惠,虽然通到了厨房的自来水也很经济实惠,但葫芦泉还是在这场竞争中赢得了胜利。

    老人们喜欢吃这葫芦泉的水,孩子们也喜欢。自己犹记得儿时的情形。一群孩童下午从学堂回来,在河边玩耍疯跑。大活动量必然会带来对体内水分的大量消耗,这时怎么办?要知道那时的农村家长,是不会像今天的城里家长一样,给孩子随身预备好一杯水的。然而这却难不住乡下孩子。你再看吧,这时孩子们会很有秩序的排起小长队,一个挨着一个,站在葫芦泉边。

    最先打头的那个孩子,会半跪着趴在地上。由于葫芦泉是低于沙滩的一个小水坑,所以,饮水的孩子在没有杯子一类饮水工具的情况下,会用双手扶住泉眼的边儿,把脑袋顺势探进泉眼中喝。这种形象,倒是像极了饮马当然也包括饮牛时的情景。或许城里人会对这样的生活方式感到好笑,但其实细想来,这却是最原始、也是最原生态的饮用方法,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好。

    第一个孩子饮完喝饱之后,后面的孩子会挨个喝,如法炮制。那场景充满乐趣,有意思的很。自己时常在想,如果这样的情形被摄影师发现了,会不会诞生出一张经典的摄影作品呢?当然这是一时的畅想,回头再去看那第一个趴在泉边喝水的孩子,小小的肚子此时装满了甘甜清冽的泉水,一时之间很是惬意。时不时打起的两个饱嗝,会告诉别人他到底喝了有多少。尤其是再看一眼他那微微鼓起了的小肚子,这样的疑问会更加的深刻。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样的场景,想是人们都向往的,而这样的泉眼,更会是人们都向往的。来到葫芦泉边,无须喝上一口,单是看着泉中涌出的不同水流折射的太阳的光,是那样的清澈,就让人充满了饮用的欲望。

    葫芦泉,儿时记忆中的泉,更是今天的幸福泉,好喝,甘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19:28:36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感谢赵老师带来精彩分享,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20:01:13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带来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20:01:59 | 查看全部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20:02:09 | 查看全部
支持专页支持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20:02:19 | 查看全部
问好老师周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20:02: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21:53:5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21:54:18 | 查看全部
赵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7 21:54:33 | 查看全部
希望赵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