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处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踏青赏花亲近自然最为应景。公司摄影协会在不久前组织摄影爱好者前往徐州吕梁山风景区春日采风。作为会员的我自然不会错过,背起相机在协会主席李富学的带领下春游赏花、踏青访古。
在采风的队伍里有公司影视协会的会员,有公司老年大学的摄影爱好者,男女老少一支几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开往目的地的——徐州吕梁山风景区。
徐州吕梁山风景区被誉为徐州的“后花园”,位于主城区东南20公里处。据了解 吕梁山风景区风光秀美,山水相接,群山峰峦叠嶂,湖水碧波荡漾,素以“青山、碧水、奇石、古邑”而著称。生态环境优越,空气清新,犹如天然氧吧,是游客登山戏水摘果赏石探奇寻幽野营度假疗养的好去处。
早上6点40分,从公司六千套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行程,大家在一路说笑中来到了距徐庄镇圣人窝樱桃谷不远处的油菜花赏花最佳地点下了车。“俊男美女们,喜欢摄影的下车拍照啦!”李主席和带队的导游招呼大家下车。在半山腰上一眼望去,眼前是金黄色的海洋,春风吹拂,满山的油菜花将吕梁山点缀的婀娜多姿,远处的山峦起伏,近处游人如织,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是婺源胜似婺源!”连见多识广四处赏景的李主席都赞叹不已。最得意的是那些爱美的靓女们,一个个着装异彩,花枝招展,看来她们是做足了文章。这边美女们时而把丝巾抛向空中、时而把丝巾围在头上、时而打着花折伞,摆弄各种姿势。那边摄影师们时而站、时而跪、时而仰,不停变换姿势“咔咔”猛拍。一位美女身穿古典民族服装,打着红色的花折伞在花海中成为李主席的专业模特。
“大家上车喽,前往圣人窝!”大家顾不上擦拭身上的花粉,带着幽幽花香,前往樱桃谷。圣人窝的名字由来,是因为孔子。传说当年孔子来到吕梁山,看到山下奔流的泗水(今故黄河),有感而发,写下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千古名句。圣人窝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堪称世外桃源。独特的地貌造就了其独特的小气候,自然、原始、淳朴的景色,将圣人窝的春天点缀得与众不同又不同凡响。山坡上、山谷里长满了无数樱桃树,站在高台上眺望一团团,一簇簇,烂漫如云霞,在金黄的油菜花田映衬下格外绚丽。漫山遍野的樱桃花仙境,一切都仿佛从画中走来。花海中蜿蜒的道路,仿佛灵动的音符,也将这世外桃源与外界联系起来,不时有车辆穿越进入。花海中散落着星云般人家,一座座红顶瓦房错落分布着,如遇朝阳初升、炊烟袅袅这幅画太美。
也许是景色太美,也许是大家贪玩,约定好出发下一个景点的时间,被耽搁了半个多小时。大家吃着自带的午餐,又奔向了被誉为“徐州市最美山村”的铜山区伊庄镇倪园村。一路上远近高低整齐排列、姹紫嫣红的苗圃、行至林深处豁然开朗的湖光山色,让每个人都目不暇接。据同行的导游介绍,这片山水其实只是吕梁水库的一隅。相传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眼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于是有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年一叹。
都说吕梁产奇石,一进入倪园村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倪园村的镇村之宝——孔子迎客石。这块灵石形似长髯垂胸、衣袂飘飞的孔夫子,在笑迎八方宾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倪园村也叫悬水村,岁月的刻刀重塑这里的山水,于是在倪园村形成了奇特的石蓬沟。千百年来,在水的反复冲击下,石蓬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洞穴状态。行走在凹凸有致的青石板上,两旁是规划整齐的青瓦飞檐仿古院落,从百姓院中跑出的小狗躲在屋檐下,旁若无人地趴着晒太阳,还有山里的娃儿嬉戏,古街上是卖货的村民,有洛馍煎饼小吃、有奇石装饰品,也有好多野菜,好一幅恬静质朴的乡村图。同行的一位老年大学摄影爱在拍摄古村落美景的同时,不忘买些城里难得遇见的山野菜肴。村落间,随处可见的石磨、石凳和开满睡莲的石槽似乎都在诉说着这个古老村落中发生的故事。小路上,用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石头堆积出来的花坛别具特色。据说这些石头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据介绍,这里曾是泗水必经之地,经过水流上千年的冲刷,这里的石头显得圆润而厚重。轻轻触摸,似乎触摸到横亘了千年的故事。
在倪园村四周,有一条环村小河在静静流淌,河上一座座仿古的拱桥以及依村而建的铜牛、风车让小乡村别有一番情趣。随行的美女们来到古井旁,摇一摇辘轳,伴着井边的老牛,我拍下了一张“辘轳、女人,牛和井”的图片。
花树青山日欲斜,下午四点半,伴随着西下的夕阳,大家流连忘返依依不舍上车返回大屯。“吕梁山风景区还有许多好地方,给大家留个念想,来年再见!”李主席向大家再次发出邀请。
来源:大屯工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