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回复: 0

喝咖啡为何聊出石墨烯(科技杂谈)

发表于 2017-4-17 21:53: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喝咖啡为何聊出石墨烯(科技杂谈)
2017-04-17 刘诗瑶

  ■从项目申报到考核评价,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应做出调整,以遵循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律





  不久前,一位专注于交叉学科领域基础研究的高校教授向笔者大倒苦水。“我们用物理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以研制性能更好的催化剂。可去物理系申请项目时,物理系说这是做化工,请去化工系申请。跑到化工系申请时,人家又说这个采用的是物理手段,应该去物理系申请。”


  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教授很是郁闷。他的尴尬确实是目前交叉学科发展受阻的一个缩影。


  交叉学科,顾名思义,是集取学科之长、融合多元手段,共同解决具体科学问题的学科门类。在一些学科的实践中,交叉学科领域更容易找到新的科研生长点,当单一学科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往往需要借助其他学科方法或者手段攻克难题。


  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交叉学科的产物。比如纳米技术,综合了物理学、材料学和化学等学科;量子通信技术,汇聚了量子力学、通信理论和计算机科学等。再比如环境考古学,也是综合了地质学、气候学和环境学等多个领域学科。在涉及人口健康、能源、农业、军工等重要方面,交叉学科的贡献都有目共睹。


  然而,上述这位教授的遭遇也不鲜见。在专家评审阶段,交叉学科也会遭遇类似的无奈。例如某个生命科学与物理学交叉的项目,请生物学的专家,他们认为这个项目不够“纯”。请物理学的专家,他们认为这个“太简单”,只是一种物理应用。这就造成了没人愿意来评审,也很少有“全才”能评审的局面。不仅如此,在考核评价、人员流动、成果归属等方面都缺乏更明确的规定,加上交叉学科难度大、风险高,并非一交叉就成功,往往会使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灰心丧气,甚至可能让这个门类滑向边缘。


  实际上,国家一直要求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加大了对交叉学科的鼓励力度,在经费支持上做出相应调整。但在具体实施上,还需要对规则进行完善和细化。


  首先要改变学科条块分割过于“呆板”的现状。我国科研体系均建立于传统的学科分类之上,现在学科虽然交叉融合了,但体制还是倾向于单一学科发展。从项目申报到考核评价,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应做出调整,以遵循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律,打破跨学科和跨机构遇到的重重壁垒。


  其次要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氛围。有学者讲到,国外的石墨烯技术是喝咖啡聊出来的——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教授们坐在一起喝咖啡,各抒所长,解放头脑,聊出了新意。因为,只有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借鉴,学科才能真的融合,而不是流于表面。


  此外,还应建立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没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更广阔的学术背景,科研人员很难想到去融、更好去融。在科技创新的人才储备上,应努力培养复合型科研人才,壮大人才队伍,促进交叉学科的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