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2|回复: 0

善意提醒是防病良药

发表于 2017-4-19 20:46: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国古代有两则关于对待善意提醒的故事值得回味:一则讲的是战国时期,扁鹊多次提醒蔡桓公身体有疾,而蔡桓公始终认为“寡人无疾”,时隔数日,蔡桓公终因疾入骨髓,不治身亡;另一则讲的是北宋著名的贤相寇准,一次为庆贺自己生日,大摆寿筵宴请宾客。乳母刘妈获知,特意写一首训诫诗。寇准接到乳母诗后,拜读再三,当即撤了寿筵,并马上回家向乳母跪拜认错致歉。对待善意批评的态度不同,结局也各异。一个是无视善意提醒结果暴病身亡;一个是虚心接受批评,闻过即改,深得后人敬仰。
  如今,党员干部如何正确对待善意的提醒和批评,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有少数党员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善意的提醒和批评:有的认为提醒者是无事生非,跟自己过不去,是故意“找茬”“挑刺”,甚至有的领导干部把群众的善意提醒当作以下犯上。种种现象充分表明,当惯了“孤家寡人”,爱听恭维话,不愿听逆耳言,极易将小毛病酿成大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过失,特别是有的过失是在不知不觉中犯下的,有时连自己也无法及时发现。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及时提个醒,帮助指出问题,对党员干部来说,才是真正的关心和帮助。各级党组织应经常扯扯“袖子”、敲敲“木鱼”,特别是要对出现问题的同志要让其知错,促其改错,使其迷途知返。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虚心听取别人的提醒,勇于接受批评,是一种博大的胸襟和气度,更是一种必备的政治修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善意提醒,闻过则喜,不讳疾忌医,把善意的提醒作为防病治病的良方,虚心接受批评并积极改正。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