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0|回复: 1

猝死前,心脏会发求救信号

发表于 2017-4-21 15:25: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生命时报 》( 2017年04月18日   第 15 版)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中,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个人猝死。心脏性猝死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不过,有一半的心脏性猝死是有先兆的,判断并抓住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尽早去医院做深入的检查和治疗,就能争取更多的时间。
  1.胸闷、胸痛。如出现突发的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或症状虽不持久,但发作频繁,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如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濒死感,或合并咽部不适、紧缩感等,更是发生心梗的预警,最好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及时拨打120,以便迅速就医。
  2.无诱因的出汗、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心脏失灵并不总会引起胸部不适,有时即使无胸闷、胸痛,单纯出现出汗、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也有可能是心脏性猝死前的不典型信号,可就医行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3.眼前发黑或一过性意识丧失。如果感到眼前发黑或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特别是过去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这类症状极有可能说明心脏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
  4.不明原因的心悸、气促或乏力。既往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如果出现了不可解释的心悸、气促、乏力等,也不能置之不理。如果在合并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不排除合并心肌炎的可能;如果上述症状出现在近期过度劳累、大量吸烟后,更应警惕,要及时上医院查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或心脏彩超等。
  除了识别上述症状外,还要强调一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猝死概率高于普通人,这类人群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合理治疗,降低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同时提醒大家,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要尽量戒除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1 14:55:0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魏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