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直到七年前我来到庐州城后的今天,能亲身感受这片古战场上所有的一切人与物了。坐落于古镇中心(小南河北)的“三河大战风云馆——太平军三河驻守遗址”详细地记录了那个年月的硝烟与风云。据说,“三河大战风云馆”的建设是三河古镇景区在深耕历史的基础上,展示三河的战争和历史文化,为广大游客提供了解三河古战场和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三河大战风云馆”共分为“军事重镇,太平风云”、“天国骁将,功勋卓著”、“三河大战,铸就辉煌”、“战功彪炳、载入史册”四个展厅展示。通过“衍生与融合”的设计理念,将外庭空间作为整个展览的玄关,与内厅展览构成虚实结合的体验空间。利用声、光、电技术打造展馆亮点,与空间内形成立体三维影像,再现三河大战的战争场景。遥想当年,日益腐朽的满清王朝,搞得民不聊生,于是暴发于广西的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一路打到南京,引起了清王朝的惊恐万状,各路围剿的清军杀气腾腾奔来。但在1858年的深秋季节,年轻的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率部在安徽省肥西县三河东、南、西一线筑九垒抵御湘军悍将李续宾、曾国华部的进犯。11月6日到15日,古镇周边大雾弥漫,炮声隆隆,杀声震天,经鏖战10昼夜,曾国华、李续宾先后毙命,湘军6000余人全军覆没,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三河战役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兼悍将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对于湘军这次惨败,咸丰帝闻之“不觉陨涕”。曾国藩更是“哀恸慎膺,减食数日”。胡林翼则哀叹说:“三河败后,军气已寒,非岁月之间所能复振。”又说: “三河溃败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而且敢战之才,明达足智之士,亦凋丧殆尽。”(《胡文忠公全集》下册,第694页)可见此战对清廷和湘军的打击是多么沉重。其实,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其实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正面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近些年来,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一些所谓的精英或历史专家们,对太平天国历史并没有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正能量,而是深入地找茬与所谓的揭示真实情况,把这次农民起义的真正意义全面否定或偏面夸大其负面,更是把起义领袖描述成色魔或杀人魔王等等,这是不是另一种歪曲史实呢?面对农民们求生存、求均田的愿望,坐在书斋里的精英们又怎么能体会到这种强烈的渴望呢?——呵呵,历史总有些沉重,在此短短的半日游里,似乎有些扯远了。还是回到这青砖白墙的古镇上来吧,你看那马头墙上跳出的飞檐,上翘得比同时皖中的宏村、西递马头墙上的飞檐,不知要夸张得多少呢!
时间匆匆,日头偏西,秋风一阵阵扫过古镇,酒旗摇曳,三河之水轻轻荡漾。我们因家里尚有些事,准备回程。其实,以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八古景观的三河古镇的景点还有不少,各色美食与小工艺品更是多不胜数。什么刘同兴隆庄、鹤庐、大夫第、望月阁、老酒坊、古娱坊等等,均引人入胜,每一处都有一个故事;什么羽毛扇、牛角梳、五味茶干、三河虾糊、三河小炒、三河酥鹅、毛圆汤等等,也是令人爱不释手与回味悠长的。可不,庐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总让人流连忘返。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古镇一游,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呢。(缪振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