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回复: 0

一个支架有多重(不吐不快)

发表于 2017-4-21 20:28: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数字版
















































19版 目录 往期
一个支架有多重(不吐不快)
2017-04-21 白剑峰

  ●让每一位贫困者病有所医,是一个国家必须守住的底线。在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中,应努力让生命的尊严不被大病压垮





  最近,北京某医生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一位血管病患者躺在手术台上,术前被告知大约需要放置4个支架。手术中,医生发现病情比预估的复杂,决定再加一个支架。听到医生的讨论,处于局麻状态的病人突然说:“大夫,求求您别放了,我只有4个支架的钱。”医生一惊,没想到患者在默默数着支架。于是,他安慰患者说:“不必担心费用,另外一个支架的钱由我们垫付,啥时有钱啥时还。”


  一个支架,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类似的故事,在医院里并不罕见。很多贫困患者为了治病,四处举债,节衣缩食。在发达国家,医生看病只需考虑如何让患者受益,不必考虑经济因素。而在中国,医生除了看病,还要看人。遇到贫困患者,既要考虑治疗效果,还要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这样的现实,常常令医生感到纠结和无奈。


  救助贫困患者,仅靠医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建立一个合理的大病保障制度,才是解决因病致贫问题的治本之策。我国虽然已经实现基本医保全覆盖,但医疗保障水平总体偏低,城乡居民看病自付比例较高。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大病患者,发生灾难性医疗支出的风险更大。目前,我国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在基本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委托商业公司运作,对大病患者予以二次报销。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贫困患者无力承担高额的医药费。


  医疗支出是刚性支出,具有无限趋高性。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医疗费用不仅绝对数量会增加,而且占GDP的比重也会增加,这是世界各国的一个普遍现象。美国卫生经济学奠基人阿罗指出,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源于其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疾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一旦生病并采取治疗,效果也存在不确定性。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医疗保障制度的复杂性。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障水平,必须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医疗保障水平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超越国情国力。既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切好。如果“蛋糕”做不大,分“蛋糕”没有余地;如果“蛋糕”分得不公平,再大的“蛋糕”也不够用。尤其是在大病保障制度设计上,政府应承担“兜底”责任,最大限度减少居民的灾难性医疗支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