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回复: 0

托起彩虹桥 铺就回家路

发表于 2017-4-22 09:49: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林省依托社会企业,做好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就业
托起彩虹桥 铺就回家路
本报记者 孟海鹰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22日   06 版)

  核心阅读
  彩虹基地是吉林省主要依托社会企业建立、用于接纳刑满释放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彩虹基地已经发展到358个,累计安置刑满释放人员5000余人,实现了全省覆盖。吉林省探索出了怎样的创新管理制度?应如何更好地支持和发展彩虹基地模式?请看记者的实地采访。

  车间的繁忙景象不见了,高大厂房被隔断装修,变成了仓库。新的员工宿舍四人一间,干净整洁。公共浴室、洗衣房、卫生间、乒乓球室,功能齐全。窗台上花盆种的小西红柿果实累累,像一盏盏小灯笼……
  时隔三年,记者又一次来到了吉林省省级彩虹基地——松原市致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彩虹基地,是吉林省主要依托社会企业建立、用于接纳刑满释放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三年前,沈长顺意气风发:要扩大规模帮助更多刑释人员就业;翻新设施,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如今,只有第二个愿望实现了……
  接纳刑满释放人员,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
  沈长顺出身农家,1992年考上大学,临毕业前因帮同学打架,以伤害罪被判入狱。出狱后几经坎坷,沈长顺在2003年创建松原市致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企业家。公司成立后,他开始接收刑满释放人员,2011年公司被吉林省确认为省级“彩虹基地”。
  “工人在厂里免费吃住,干个两三年,攒点钱,学好手艺,就可以出去单干了。”沈长顺说,公司至今已累计接收安置498人,重新犯罪率为零。
  年近五十的张会全从监狱出来后跟着沈长顺干了10多年,手有残疾却是公司的技术大拿。他说:“刚从监狱出来时,人会很茫然。如果有人稍稍帮一下,整个人生都不一样了。”
  2011年的一天,沈长顺发现手机上有5个未接来电。接起第六个电话才知道,一个叫李小东的人刚出狱,想来投奔自己。在沈长顺和同事开车接李小东回基地的路上,看到县医院燃起熊熊大火。雨夹雪,地滑、路堵,消防车一时进不来。李小东爬上七楼,把消防栓打开了。
  李小东救火立了功,受到了当地政府表彰和媒体的报道。他说:“当时前5个电话打不通很泄气,哪能想到紧接着就成了救火英雄!”在沈长顺公司干了几年后,李小东回老家开起了出租车,开启了另一段自食其力的新的生活。
  彩虹基地数量发展到358个,实现市、县全覆盖
  沈长顺的公司,是吉林省彩虹基地的一个缩影。他们探索有效管理制度,2010年总结出“一带两帮三扶助”的管理模式。“一带”,一名老员工带领一名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两帮”,两名老员工帮助解决新员工生活中的困难;“三扶助”,企业扶助无家可归的员工、家庭有困难的员工、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员工,鼓励扶持自主创业。
  “近年来,我们通过持续开展彩虹基地企业‘三优三提升’活动——实施优良管理提升建设水平、调整优化布局提升安置能力、开展优质服务提升帮扶成效。同时,通过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市)州采取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刑满释放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吉林省司法厅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处副处长陈雪松介绍说,截至目前,全省彩虹基地已累计安置刑满释放人员5000余人,数量已经发展到358个,包括省级15个、市级28个、县级258个、乡镇级57个,实现了市(州)、县(市、区)全覆盖。
  “我们把彩虹基地建设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陈雪松说,近几年,全省每年依托彩虹基地、社会培训机构和监狱培训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在1万人左右。2016年,2657名服刑人员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举办就业推介会37次,190人出狱即就业。
  进一步发挥安置就业功能,集教育培训和救助为一体
  如今,沈长顺有些犯愁,基地现有刑满释放人员58人,比起2012年最多时候的118人少了不少。
  “公司不景气,只有一个车间在生产,几百万元的设备封存在仓库里。去年有人来投奔我们,但我们实在安置不了,我心里也特别不得劲儿。”沈长顺说,“有时感觉到迷茫,渴望政府的支持与扶助,但更多想的是要自强,用力往前闯。” 
  现在,沈长顺两面兼顾,除了30名工人在岗外,他还带着另外28人在长庆油田作业区收拾落地原油,每个月人均能有6000元的收入。“活很脏也很累,但没人抱怨,大家都说只要凭力气吃饭就好。刚去时,大家对我们有戒心,但经过一年半的打拼,我们获得了认可,站稳了脚跟。”
  “目前,由于经济下行,民营企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沈长顺的企业仍然持续接收安置刑释人员,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多数彩虹基地企业确实期盼政府给予进一步支持。”陈雪松说,未来,一是积极推广吉林各地在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彩虹基地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建设更多集住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二是进一步发挥现有彩虹基地的安置功能,将安置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纳入全省的创业就业活动计划;三是积极协调人社、税务、工商、银行等相关部门,帮助彩虹基地企业落实税收减免、金融信贷等普惠政策。

  真情帮扶 助力融入(记者手记)
  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怎么办?有再次犯事儿的,也有成就壮举的。走向哪里,关键是看他前面是否有一道充满希望的彩虹桥。这道希望之桥,既是他们内心的阳光,也是社会帮助他们重新走上正路的平台和力量。
  吉林依托彩虹基地、社会培训机构和监狱等机构,每年培训大量服刑和刑满释放人员,助力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这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
  社会是一个系统,每一个成员的幸福相加才构成整体的幸福,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给予刑满释放人员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和谐、更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