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要警惕强对流天气(知识窗)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22日   09 版)
近日,我国多地发布预警,提醒市民关注冰雹天气。有人问:一个普通人被冰雹砸中的概率能有多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发生冰雹天气主要考虑四方面的内容,即水汽的汇聚、不稳定能量的积蓄、启动强对流天气的“开关”和高空强风动力环境。冰雹的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对一个固定地点来说,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根据多年观测,在东部平原地区,一个观测站点每年平均出现0.5次到1次冰雹,再考虑到观测站点下冰雹的不均匀性和人的不确定性因素,其实被冰雹砸到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张涛说。
强对流家族除了冰雹,还有强降水、强风、暴雨、龙卷等。强对流天气,顾名思义有两层含义,即“强”和“对流”。类似烧开水时底部的水受热而向上翻滚,由浮力差异所驱动的垂直运动就是“对流”。强对流天气具体的表现形式各异,短时的强降水、强风、暴雨、冰雹、龙卷等都属于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天气需要上冷下暖的条件,春夏之交发生概率最大,从南往北,华南3月到4月、江南4月至5月、华北5月至7月都是高发期。强对流预警的时效较短,因此,公众要特别留意是否发布了强对流天气预警。一旦预报到这样的天气,气象部门一般会通过短信、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报)
SourceP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