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回复: 0

王海波:党建创新切忌“碗好面差”

发表于 2017-4-25 07:05: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永恒话题。当前,正值谋划党建思路的关键期,各级党组织不能把创新仅仅当作党建述职的加分筹码,而应该把握好创新的方向、内涵与实效。[align=justify]  真创新值得推崇,伪创新必须遏制。如果脱离实际而纯粹务虚,习惯于“新瓶装旧酒”,对过去特色工作改改名称,推行“改头换面”式的创新;或是热衷“造盆景”,博取眼球效应,玩起“文字游戏”,把成效局限于资料上,推行“滥竽充数”式的创新;或是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不考虑基层条件和建设成本,硬提指标,推行“不切实际”式的创新,必然违背创新的本义,偏离了基层期盼和群众需求。[align=justify]  树立“精品”观念。精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殚精竭虑的推敲、呕心沥血的探索。创新特色,首在端正立场,摒弃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思想,紧贴基层实际,提高“含金量”。要树立问题导向,把落脚点放在解决难题、推动落实等方面,放到全局工作中审视,这样的创新才会“适销对路”,更具活力和生命力。[align=justify]  丰富创新内涵。俗话说,“碗好不如面好”。党组织应该先期进行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吸纳基层干部的好点子,倾听党员群众的真知灼见,使上级要求和基层实际有机对接。充分考虑创新工作的细节和条件,明确务实管用、便于操作的具体措施,不能“空对空”,确保创新之举在基层可复制、可推广、可检验。[align=justify]  实行反馈评价。创新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实施。坚持循序渐进,不急于“吹糠见米”,必要时应该先行先试。在实施过程中,及时纠偏纠错、补塞疏漏,推动点上经验为面上模式。对基层难操作、群众不认可的创新,要敢于及时“叫停”。建立反馈评估机制,把评价的话筒交给基层,确保实际成效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评价,得到基层认可。[align=justify]  (作者系湖南省临澧县委常委、组织部长)[align=justify]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