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回复: 0

登攀书山,寻找精神的原乡(

发表于 2017-4-26 09:44: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登攀书山,寻找精神的原乡(人民论坛)
——以书香滋养人生③
2017-04-26 李 舫

  70余年前,一场考古正在山东临淄进行。伴随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瓦当、石砖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块刻有“稷下”二字的石碑。


  这里就是创立于2300年前的稷下学宫,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在这里,形形色色的门派、五花八门的思潮、林林总总的知识,从四面八方汇集交聚,学者们写作、阅读、交流、辩论,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崛起了人类文明的奇绝峰峦。当时的中华文化,正是通过这样的阅读和思辨,完成了人类思想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华民族自古有着耕读传家的传统。古人说“开卷有益”“学而不倦”,在阅读中寻找心灵故乡,洵不虚言。据说仓颉造字时,天地鬼神都为之呼喊哭泣,说明文字所具有的强大震撼力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千百年来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国文化不坠其志的智慧武库。


  对于中华民族,阅读是一种治学习惯,字求其训,句索其旨,然后方能自愚而明,自弱而强;阅读是一种文化愉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然后方能日月光华,星汉灿烂;阅读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贯通古今,通达天地,然后方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于谦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翻开书卷,心香与书香共缱绻,这不是自然界的任何一种味道、任何一种感受可以比拟的,它是历史沙漏里不会枯竭的丰满沙粒,是岁月绿洲中盛开不败的百花争艳,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永远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