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1|回复: 6

劳动中的他们最美——走近全国“最美职工”获得者(上)

发表于 2017-4-27 06:53: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劳动中的他们最美——走近全国“最美职工”获得者(上)
  新华社记者樊曦、叶昊鸣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梦想的阶梯。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26日发布了关改玉等10位“最美职工”先进事迹。
  他们用汗水浇灌美丽,在平凡中孕育伟大。他们立足本职,胸怀大局,默默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取得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你我身边“最美的人”。
  过硬本领,书写人生价值
  “大好青春,如果在枯燥中煎熬,在寂寞中虚度,那是浪费。用自己过硬的本领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人生才有意义。”说这话的是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铺架公司探伤技工关改玉。
  关改玉被称为“钢轨女神探”。一年中大多时间,体重不足45公斤的她要背着10多公斤的精密仪器,沿着铁路一个焊点一个焊点地为钢轨“揪”出病害,确保每个焊点都符合标准,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靠自己的细心摸索,关改玉总结出“心里稳、移动慢、坚持看”的工作方法。工作7年来,关改玉先后参与了海南东环、京沪高铁、汉宜铁路、唐曹铁路等8项国家、省重点工程的建设,在线路上累计步行1700公里以上,共检测焊头8000多个,准确率95%以上。
  行走大江南北,不断锤炼自己的还有胡从柱。现为中建钢构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项目综合工长的他,工作30多年间参加过30多个工程,直接和指挥起吊钢构件的总重量达40余万吨。
  在胡从柱的办公桌上,总有这样一个本子,上面画着各种吊装功法的示意图,记着他工作以来遇到各种吊装难题的案例。旁边还有一本设备工况性能表。胡从柱说,不断去学习、去思考,提升自己的技术是他的“制胜法宝”。
  精益求精,铭刻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在海鸥表业集团高级技师、有着“中国钟表大师”之称的李家琦看来,“精益求精”是对工匠精神准确的诠释。
  李家琦曾率队参与研发中国首款两问表。有一个零件的加工难度极大,其长度不足1.2毫米,宽0.5毫米,上面还有一个直径0.3毫米的孔,相当于一颗芝麻的四分之一大小,该零件的外形公差要求只有0.02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四分之一。为此,李家琦与同事废寝忘食,潜心钻研,开发出了一整套全新的加工工艺,圆满地完成了这个零件的加工任务。
  业余时间李家琦会用手机拍下每一个他认为有价值的图案,用笔记录每一个灵感的瞬间。受天津海河上的解放桥激发,他主持设计了一款植入解放桥、天津站等天津元素的腕表。该款表以精密的机械传动结构,实现了表盘桥梁模型间隔2小时定时自动开启和闭合,每次开合时间6分钟。这是海鸥制表史上首款表盘面带有动态图案显示的腕表,一经亮相就引起了同行和客户的极大关注。
  精致的腕表需要精心雕琢,各行各业也都需要不断打磨的工匠精神。在看似技术含量不高的建筑抹灰工作中,农民工祝平辉就爱钻研、勤思考。从1997年起他一直在桂林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他总在别人都下班休息了之后还在边干边琢磨,分析师傅们为什么会做得好,自己差在哪里,如何改进。就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使自己的抹灰技术不断得到提高,最终成为全国建筑业抹灰工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比如对剪力墙和砖墙抹灰,混凝土和砖的吸水程度不一样,养护好的混凝土和养护不好的混凝土吸水程度也不一样。抹灰看上去是项体力活,实际上有很多门道,就是多看多学多总结,不断改进。”祝平辉说。
  不断创新,托举人生梦想
  “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要把对梦想的追求落脚和聚焦到扎实奋斗、不断创新上。”这是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技能专家洪家光对自己的要求。
  航空发动机由于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叶片是发动机的关键承载部件,其自身精度决定发动机的性能、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用于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滚轮精密磨削技术进行封锁。如何突破叶片磨削用高精度超厚金刚石滚轮制造技术,这是一大难题。
  洪家光利用多年积累的加工经验,大胆开展一系列技术创新,最终使超厚滚轮精度超过西方国家,滚轮使用寿命提升两倍。成果应用后,使我国航空发动机叶片加工质量、加工合格率大幅度提升,结束了公司金刚石滚轮大型面无法加工的历史。
  关键技术领域显身手,小专业里也有大作为。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状态评价中心物资检测室油气化验组组长朱洪斌参加工作27年,在电力油气化验领域中坚持创新。他主持研发的“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量值保证体系的创建及应用”项目成果,荣获第四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近3年仅在江苏电网就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5亿多元,累计多供电量达56.1亿千瓦时。
  在油色谱分析标准油的配制研发中,制作满足要求的配制装置的气囊是核心,而气囊材料的选择是关键。为此,朱洪斌找来大量橡胶材料的特性数据详加分析,一共选择了6种橡胶反复做试验,历时3个月最终找到一种军工用橡胶,获得满意效果。
  “在本职岗位上能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这就是我的梦想。”他说。
来源:新华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7 16:38:36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问好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7 16:38:44 | 查看全部
李老师太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7 16:38:51 | 查看全部
希望李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9:03:28 | 查看全部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给力支持,提前祝您“五一”国际劳动节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9:03:41 | 查看全部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奋取.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7 19:03:55 | 查看全部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你好_761338f588c8d1c.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