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年3月至5月,台北近郊的阳明山竹子湖周围都会铺上嫩白色的海芋“地毯”,成片的海芋随风摆动,你会不时听到游客的欢呼声和相机的快门声。对于台北人而言,海芋的出现如同宣告台北暖春的来临。
海拔670米的竹子湖位于大屯山、七星山与小观音山间的谷地,是早年火山爆发形成的一口天然堰塞湖,湖水褪去后,这里露出肥沃的土壤,附近渐渐形成一个个村落。
竹子湖一带气温较低,终日云雾缭绕,湿润多雨,非常适宜稻米种植,早些年曾是蓬莱米的故乡。但由于蓬莱米一年只能收一次,相对台北中南部地区的水稻产量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当地人决定改种高冷蔬菜。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来自武陵农场、梨山等地区培育的高冷蔬菜被大量引进台北地区贩售,严重冲击了竹子湖的蔬菜市场,自1969年起,当地人又引进白色海芋,开始海芋种植,之后又做起了旅游。
海芋学名马蹄莲,其花语为“雄伟和洁净之美”。海芋原产自南非,栽培并不难,但对种植环境却相当挑剔,好在竹子湖丰沛的雨水和纯净的山泉水十分对海芋的“胃口”。目前,竹子湖的海芋种植面积约200亩,约占全台海芋产量的80%。曾有日本研究学者前往竹子湖勘察,发现这里拥有大量的芬多精,为海芋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为方便游览,竹子湖附近建了6条各具特色的景观步道,分别是水尾巴拉卡步道、竹子湖溪畔步道、猴嵌步道、文学步道、湖田小学步道、水车寮步道,沿途除海芋外,随着季节更替,你还可欣赏红枫、紫藤、樱花、绣球花等植物。
阳明山湖光山色景致怡人,是许多台湾北部人踏春的首选地。每年3月至5月是海芋的盛放期,游客络绎不绝。早期竹子湖的海芋以路边贩售为主,直至2000年后海芋花田才对外开放,游客可走进花田,亲自体验海芋采摘的乐趣。
每当海芋花期来临时,我总会在捷运(地铁)上看到有人手中提着海芋,那一瞬间,和大学同学一同采海芋的欢乐回忆便会浮现脑海。
记得那年,我们特意避开人群,在平日学业空档期搭乘公交车去竹子湖。到达竹子湖后,没走多久就看见一座座休闲农园,这些农园会收取几十到一百元不等的入场费,进入农园后,就可以尽情采摘了。但当我们站在成片的白色海芋前,竟生出无限怜爱,不忍采摘。
海芋种植在湿软的土壤里,去采摘时尽量不选择浅色系服装。海芋株高60至70厘米,采摘也有小技巧,手持根部,稍微倾斜,顺势借力便可将整株海芋拔出土壤,采摘之余记得看看四周风景,它一定会令你惊叹不已。
中国旅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