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浙江台州石油分公司 范敏锋
在群山环绕的天台山,有一座神奇的山脉横亘在县城东侧。这座被世代人称之为龙脉的台形丘山,就是东横山,旧称为“丹邱山”、“覆舟山”。古云:无横山,不立县。东横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古老天台县城的坐标和屏障。
东横山海拔241米,长2.5公里,宽1.5公里,四面凌空。在方圆14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天台盆地被绵延的天台山脉所拥围,如一朵莲花。东横山犹如莲花之蕊,在青山碧水中格外耀眼。站在东横山顶,眺望四方,顿感心旷神怡。东面远山如黛;南边山脚下始丰溪鳞光闪闪;西面居民炊烟袅袅;北边大山气势雄伟。
东横山分南北两块区域,1200多人口分别散居在奓村、人家塘、殿湾、半山、大坪头、下坑等6个自然村。另原有一个居东横山东麓的叫“丘桶坑”的自然村,于1982年移住奓村。东横山的老一辈的村民至今还保留着古老而淳朴的生活习性。
在平坦的东横山顶上,其土如丹。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在丹丘之东的灵山上讲经说法,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开山建寺,弘扬佛法。这里所建寺院墙壁的颜色就是丹丘山上泥土的颜色。据老一辈人讲,东横山顶南边平地上曾建三星寺。僧人百余,庙舍宽敞,占了相当大一片土地。至今尚留亭基,瓦砾,水井。因上对三台星宿,而取名“三星寺”。而东横山上的丹土,亦称为“佛土”。
“丹丘出大茗,服之羽化”(据《天台记》),东横山上的茶,叫“丹丘雾芽”。这里的茶常年受雨雾滋润,茶叶嫩绿,汤色清澈,茶香四溢。用于礼佛,供佛,被僧人们尊称为“佛茶”。
在东横山上,分布着20余口神奇的水井,当地人称之为“悬空井”。井水的水面比井外的地面高出许多,井水清澈见底,清冽甘甜。天越旱,水越清,终年不断。
天台山随处疯长的蕨类(也叫狼箕),在东横山不是没有。在没有翻动过的土地上,从不长狼箕草。但如果在山坡挖土三尺形成一个坡面,过几天,坡面上就会长出茂盛的狼箕草。东横人称之“泥下狼箕”。耕作时尽量不挖斜坡面,而是平直的整理地块。作物与狼箕各自生息,不惊不扰。
有村民打趣说“看戏听锣声,蚂蟥听水声”。咚一声,双腿落田,蚂蟥就游过来咬人。而东横山的蚂蟥,并不咬人。许是受了佛陀的点化,吃素。
说起东横山,怎能不说东横山的番薯和番薯洞呢。东横山的番薯,香软糯甜,早已是名声在外。东横山上家家户户种番薯,家家户户挖番薯洞。在东横山有这样一个说法“想井不洞,想洞不井”,想挖井就见水,想挖番薯洞就不见水。这种独特的现象至今无人能解。
东横山,还流传着很多传说,比如水滴四象头,前山出贵牛;十八罗汉造天桥;观音像;狮象护灵山.....神奇而美丽的传说留待后人遐想。
东横山,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孕育和守护着纯朴的天台人民。行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置身莲花台上,山下万物尽收眼底。这片古老而热情的土地有待保护和开发,让更多人走进神奇的东横山,了解神奇的东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