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5|回复: 24

[转贴] 行者

发表于 2017-4-30 09:05: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  山东石油分公司  薛庆儒

    说起行者二字,似乎名头太大,心头浮现的不是那个能够上天入地的孙行者,便是那个本领高强的梁山好汉行者武松,只是今天这位主人公,只是一位用行走来锻炼身体养生的老者,似是与这二位有着太过明显的区别。细看时,他干巴巴的身材,用瘦小枯干来形容他似乎最为贴切,只是这瘦小枯干的身形配上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于一动一静间,双目射出的光立刻使整个人矍铄不少,精气神指数瞬间爆表,宛如一位武功高手立于你的面前,让人不敢小觑。
    练家子,熟悉老者的人是这样形容他的。都说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这话说得没错。中国道家先祖们总结出来的,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武术精髓,在老者的身上有很好的展现。一抹山羊胡,一袭练功的白衣,愣是给老人家平添了几许的道骨仙风,那模样当真是十分的脱俗。

    莫看只是老者,但老人家的粉丝却并不少,时常会发现在他的身边,围拢着一群前来取经甚至准备拜师的人。老人家很是豪爽,有问必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老人家最好的休养生息之道。而行走则是他最大的修行之法。

    晨练间隙,时不时会有人喊上一声老英雄,老头儿似是听惯了这样的叫法,更是拿这样叫的人没了脾气,只是于眉头微皱间笑着摇头,那抹山羊胡儿在清晨的微风中微微飘洒,样子十分飘逸。

    相较于老英雄,老人家更喜欢用行者来自称。人是直立的行走的动物,与猴子和猿猩一类最大的区别,是千万年间自然的造化与演变,使我们为行走而生,所以行走才是我们最大的养生。当然了,《黄帝内经素问》中讲的清楚,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而久行伤筋。所以什么样的状态都不可以多了,要适量,度没有掌握好,总是会伤及身体的,更所以,才会说我们为什么要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持经守中,方是正道,也是对身体最好的锻炼和保养。“行者”思路清晰。

    老人家行走的步幅很是均匀,然而速度却并不确定,时而快时而慢,兴头来了便会唱上几声,声音透着股子金属的质感,底气倍儿足。有时会屏住呼吸快步急行,甚至会跑上几步,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有这样,才可以用不同的力度刺激心脏,增强心肺的适应能力,最大程度的锻炼身体。

    人有时总是很奇怪,既想身体健康,却又胡吃海塞,既迈不动腿又管不住嘴,既深夜不睡又清晨不起,这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对于健康来说,更多时候像是痴人说梦,无异于竹篮打水,而像这位行者一样的老人,能够身体力行,则会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或者将这样一句话反过来说,运动不止、生命不息。

    行者的脚步似是不愿过多停留,短暂的停歇过后,转身又踏上了新的行程。那是锻炼吗,不知道,远望老人家的背影,其实他所踏上的,那更像是生命的旅程。旁边一位看上去比老者要年长很多的老者感慨,看见吗,人家小八十岁的年纪了,比我都年长十岁,可看上去呢,却像是比我小十岁。

    小八十?一句话引来一阵唏嘘,脑海中兀自闪现出一句话,行者无疆,当真,果然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19:11:04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t016fa03c57a770d1f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20:14:02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20:14:13 | 查看全部
前来学习前来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20:14:24 | 查看全部
支持专页支持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20:14:37 | 查看全部
恭祝老师节日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20:14:4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23:27:2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30 23:27:38 | 查看全部
欣赏老师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1 08:11:42 | 查看全部

回 1楼(幸福海边) 的帖子

感谢李老师对专页的支持!问好劳动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