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好简历过不了面试关 就业歧视何时休(2)
时间: 2017-04-25 来源: 中华女性网 点击: 307 次
“加入现在的创业团队,主要是因为团队成员都比较靠谱吧。”邹羽告诉记者,认识团队核心人物郝先生要追溯到大三时。那时,邹羽在北京实习做记者,与IT行业的郝先生偶然结识,后来郝先生创业,需要请人做新媒体宣传,正好空闲的邹羽便免费提供了帮助。后来我来北京了,郝先生又正式组团队准备创业,便邀请了邹羽,慎重考虑后,邹羽决定加入。
“刚加入时觉得自己还在读研究生,有退路。一旦创业不是那么合适,我就毕业找工作。”邹羽告诉记者,休学创业的决定很快就下定了,“我们专业只需要读两年,我就劝自己多读一年,这一年又是公司发展最关键的时候,我就没犹豫。”
一开始,邹羽凭着人力技术入股,没有投入资金。她负责公司公众号的运营维护以及宣传工作,并借着公司的助力大量学习早教内容,取得了美国高瞻婴儿——学步儿课程体系(ITCC)国际认证培训的资格认证。
一年来,创业虽然辛苦,但公司好像变成了邹羽的孩子,“自己生下的宝宝,就算很闹人,很辛苦,但还是会一直牵挂着。”今年9月份,即将复学的邹羽已经无法扔下这份辛苦创下的事业,“如果今年公司顺利达到发展目标,我应该会一直在这里做下去。”她表示。
虽然走上创业道路的邹羽没有经过用人单位的筛选,但她姐姐的经历却让她很早便感到职场对女性的不公平。她告诉记者,在银行工作的姐姐本来已经升为主任,就因为怀孕休产假,回归职场后竟被降为了职员。不过,工作能力很强的姐姐并没有怨言,而是选择了继续努力,很快就回到了之前的位置。
正是姐姐的经历让邹羽明白,只要有能力,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现在的收入还没法让她自食其力,“妈妈还得资助一些。”但薪酬从来都不是她考虑的重点。其实,从大学起,邹羽便很少跟家人伸手:大学四年多次拿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各种奖学金,通过各种兼职也有部分收入。正是有着这份独立精神和能力,邹羽从不担心就业,“觉得自己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用职业规划助女性员工更好成长
对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来说,就业中女大学生的困境和遭遇到的歧视并非个例,而是越来越普遍。
“这对社会来说是种倒退”,在与女大学生们直接沟通交流中张海霞发现,“随着经济发展的向好,女学生们越来越能干,但社会上的歧视越来越多,我不能具体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但这种情况近几年愈演愈烈。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评价都离不开结婚生子这点事。”
在张海霞看来,女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是社会的男权思想在作怪,另一方面,则是很多女生自己在丢失自己的位置。
“上一辈人里很少有女性因为生育丢掉工作,而现在80、9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里,很多女生越来越娇气,不经历风雨,甚至将生育当成了工作上消极怠工的借口。”张海霞犀利指出。
在张海霞看来,社会之所以发展,正是因为女性获得了社会地位和认可,“如果母亲在社会中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席之地,在家庭中永远处于依附地位,很难教育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孩子。”她认为,“如今中国男性缺乏竞争力,跟中国女性就业歧视普遍、社会地位降低有直接关系。”
虽然一些用人单位带有性别偏见的招聘行为从短期来说看不到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国大多数企业目前都是短期冲效益,男性看起来更有用处”,但“若企业想在长期发展中更加均衡,在行业里具备更好的领导力,必须有女性领导者参与其中,不可或缺。”张海霞建议道。
“单一类型的员工在一起很难产生创造力,只有不同性别、背景、类型的人才在一起交流,才会产生更强大的创造力。”在张海霞看来,每个女性都会经历结婚生子,而很多女性员工都在这个环节因为无法平衡家庭与事业而“沉船”,选择放弃工作。
对此,“企业应该主动提供针对员工的职业规划与培训,不断提升员工职业能力的同时,帮助女性员工更好地度过这一时期,而不应该把女员工视为包袱。”张海霞建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