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4|回复: 0

“千万元养老”靠谱还是可笑”

发表于 2010-4-10 20:39: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一教授称,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居民货币收入增长以及官方的发钞节奏都没有根本改变,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需要一笔约为300万-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度过余生,“京、沪、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

   燕赵都市报发表王石川的文章:一二十年之后,100万元乃至1000万元的确并不惊人。不妨试举一例:1989年,关于房地产价格,《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则新闻评论,“北京最近提供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1600元至1900元。若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极限,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显然,在当时的北京,6万多元对人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但现如今6万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遥不可及的。当时,6万元能买到一套两居室,但如今最多只能买两三平方米。以此观之,20年之后,居住在类似京、沪、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体面的养老确实需要1000万。当然,该教授的言论也有其悖论之处,正如有网友称,20年后经济怎样变化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专家假定经济增长速度20年后不变,本身就有问题。其实,打量该教授的观点,最值得关注的不是抓人眼球的千万存款,而是当前触目惊心的养老金缺口。据该教授称,粗略估算,现在离退休的5000万老年人,基本上是由目前正在交纳养老金的1.5亿青壮年人养活着。目前养老金缺口大概在90%,未来20年养老金尚无着落。经济发展再迅速,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百万存款、千万存款。“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应是每一个老人的归宿和依托。因此,政府应该在社会保障上加大投入,对社保体系进行科学设计,以捍卫公平,让国人老有所安。

    小蒋随想:上证指数在6000点时,许多人觉得10000点指日可待。如今上证指数跌回3000多点,许多人又觉得6000点遥不可及。这说明,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心态,预测未来,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假如经济增长保持不变”,这是每个人都渴望的理想状态,但这只是设想,不是现实。另一方面,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上世纪80年代的“万元户”很牛,如今却只能算贫困户,谁能说几十年以后,草根百姓不会跻身“千万元户”?所以,单纯纠结于“千万元养老”没有意义。这个世界不存在时光机,今天的人们拿不到未来的钞票,也占不到昨天的便宜。那么,什么才具有现实意义?立足当下,关注解决现实问题。比如,收入分配不公平、脱缰的房价、迟缓的医改、困难的就业,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倘若社会与经济改革继续被行政体制改革拖后腿,那么空谈未来要攒多少钱养老,不是太可笑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